[发明专利]一种舱室防锈去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1971.2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9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罗东浩;袁姗;肖文伟;杨俊东;梁展新;陈景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08 | 分类号: | B63J2/08;B63J2/12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卢娟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启航路10号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舱室 防锈 系统 | ||
1.一种舱室防锈去湿系统,包括:空气处理模块、循环除湿模块、泄漏保护模块、压力检测模块以及综合控制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第一风机、蒸汽换热器以及干燥除湿滚轮装置,所述第一风机与蒸汽换热器连接;所述蒸汽换热器通过蒸汽进口管道与热源连接;所述蒸汽换热器与所述干燥除湿滚轮装置连接;
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流量控制阀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蒸汽换热器以及所述干燥除湿滚轮装置之间;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流量控制阀门设置在所述蒸汽进口管道上;
所述循环除湿模块包括第二风机、循环主管道、回风管道以及回风滤器,所述第二风机的一端与所述干燥除湿滚轮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风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主管道连接;所述循环主管道分别与若干个排气管道连接,各个所述排气管道上设置有排气喷头,所述排气喷头设置于舱室内;所述回风管道通过所述干燥除湿滚轮装置与所述循环主管道连通,所述回风滤器设置在所述回风管道上;
所述循环除湿模块还包括若干个喷气阀门,所述喷气阀门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排气管道上;
所述循环除湿模块还包括舱室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泄漏保护模块还包括第一遥控阀门、第二遥控阀门以及湿度传感器,所述舱室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舱室的内部;所述第一遥控阀门设置在所述循环主管道上,所述第二遥控阀门以及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回风管道上;
所述泄漏保护模块包括惰性气体注入管道、第三风机以及惰性气体排出管道,所述惰性气体注入管道与所述循环主管道连通;所述第三风机的一端与所述回风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惰性气体排出管道连接,所述惰性气体排出管道与所述回风管道连通;
所述泄漏保护模块还包括气体探测传感器,所述气体探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回风管道上;
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平衡阀,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力平衡阀设置在舱室的顶部;
所述综合控制模块包括主控制单元、风机控制单元、阀门控制单元、温湿度监测单元、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仪表测量及控制单元以及蒸汽换热器控制单元,所述主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风机控制单元、阀门控制单元、温湿度监测单元、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仪表测量及控制单元以及蒸汽换热器控制单元连接;
所述风机控制单元分别与干燥除湿滚轮装置、第一风机、第二风机以及第三风机;所述阀门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喷气阀门、第一遥控阀门以及第二遥控阀门连接;所述温湿度监测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舱室温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可燃气体检测单元与所述气体探测传感器连接;所述仪表测量及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压力平衡阀以及流量控制阀门连接;所述蒸汽换热器控制单元与所述蒸汽换热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防锈去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湿气出口管道,所述湿气出口管道与所述干燥除湿滚轮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9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