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滤布深度污泥脱水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1857.X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6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聂麒曌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麒曌 |
主分类号: | C02F11/122 | 分类号: | C02F11/122;C02F11/15;C02F11/14;B01D25/127;B01D25/34;B01D25/30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刘春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滤布 深度 污泥 脱水 设备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单滤布深度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污泥进行预处理的超声波污泥调理罐,所述超声波污泥调理罐的污泥出口连通至布泥机构(20),所述布泥机构(20)包括上下并列设置的多个布泥嘴;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布泥机构(20)一侧的压力机(19),所述压力机(19)底部设有压滤板机构,所述压滤板机构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多层压滤板,每层压滤板上表面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布泥嘴进入深度的位置传感器;
相邻所述压滤板之间位置受压力机的牵引、在合拢和分离两种状态间切换;各个布泥嘴,用于在相邻所述压滤板为分离状态时、伸入相邻所述压滤板之间进行布泥,还用于在布泥结束后、从所述压滤板之间退出;所述压力机(19)用于在所述布泥嘴退出之后、对多层所述压滤板之间的污泥进行挤压和保压;
其中,所述超声波污泥调理罐具体包括:
一罐体(2),其顶部设有一进泥管(1),其底部设有一出料口(8),其内部设有电动搅拌器(4),所述罐体(2)用于存放并搅拌待调理污泥;
多个超声波振板(7),均匀设置在所述罐体(2)的侧壁,并分别通过信号线(10)数据连接至对应的超声波发生器(9);每个超声波振板(7)包括一振板壳体(71)和多个震子(72);所述振板壳体(71)为空心结构,其嵌入所述罐体(2)的侧壁,多个所述震子(72)设置在所述振板壳体(71)内;每个所述超声波发生器(9),用于控制对应所述超声波振板(7)中的各个震子(72)发生高频震动,以增加对待调理污泥的搅动力。
2.如权利要求的一种单滤布深度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板机构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多层压滤板,以及布置在上下相邻的压滤板之间的滤布(17);
其中,每层压滤板包括:
一压滤板骨架(11),其包括底板(111)、和连接设置在其上方的多个加强板(112);所述底板(111)为顶部敞口的空心六面体结构;
一透水板(12),设置在压滤板骨架(11)的上方;所述压滤板骨架(11)与所述透水板(12)之间形成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用于提供污水排出的路径;
至少两个导水杯(14),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11)的两个相对外侧面上,其为竖直设置、两端敞口的空心漏斗状;每个导水杯(14)通过排水管(18)与所述间隔空间连通;
一电动辊筒(15)和一被动辊筒(16),分别连接设置在所述底板(111)的另外两个相对外侧面旁;
其中,所述滤布(17)的布置形式为:从一层压滤板的电动辊筒(15)的下方牵引至下一层压滤板被动辊筒(16)的外侧、并从被动辊筒(16)的下方绕制该层透水板(12)的上方、再延伸至该层电动辊筒(15)的上方、最后从该层电动辊筒(15)下方引至下一层压滤板;并按此方式以S形缠绕在各层压滤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单滤布深度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污泥调理罐还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罐体(2)顶部辅料储罐(5),所述辅料储罐(5)内用于放置调节物料的酸碱度的辅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滤布深度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污泥调理罐还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罐体(2)顶部的絮凝剂加注口(6),所述絮凝剂加注口(6)用于向所述罐体(2)内加注絮凝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滤布深度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板机构中,在所述压滤板骨架(11)的底部设置有一密封圈(13)。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单滤布深度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最底层的所述压滤板旁设置有滤布清洁水箱(21),所述滤布清洁水箱(21)为一盛有清洁水的箱体,所述滤布清洁水箱(21)用于供最底层压滤板引出的滤布(17)通过、并对滤布(17)进行清洁。
7.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单滤布深度污泥脱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布(17)的首尾连接在位于压滤板机构旁的滤布纠偏机构(2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麒曌,未经聂麒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8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