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冷能回收制冰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1686.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汤荣华;唐志军;陈美红;汤问天;张圆明;陈美君;黄阔;方可安;程秋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骊阳(广东)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00 | 分类号: | F25C1/00;F25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谢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回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冷能回收制冰系统及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气化罐,气化罐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气管,出气管一端设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制冰罐,出气管远离气化罐一端设有活动件,活动件远离气化罐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槽,出气管远离气化罐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且与活动件滑动连接,活动件远离气化罐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T形块,制冰罐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T形块设于第二滑动槽内部且与制冰罐滑动连接,一种LNG冷能回收制冰系统及方法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的LNG冷能制冰过程大多数两步操作进行,容易导致气化的冷能散发,从而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NG冷能制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NG冷能回收制冰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LNG冷能制冰是将液态天然气通过热转换使其气化后产生大量的冷能,从而对水源进行冷冻制冰。
现有的LNG冷能制冰过程中,气化和制冰的操作是分两步进行,首先对液态天然气进行气化,气化后在对水源进行制冰,这样气化后的冷能会在运输过程中会散发,从而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LNG冷能回收制冰系统及方法,通过L形环块与内置槽之间的活动套接,以及弹性球的设置,能有效的对出气管和进气口之间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气体的泄漏,同时通过密封机构的设置,能有效的简便的对制冰罐和出气管之间进行安装和拆卸,以解决现有的LNG冷能制冰过程大多数通过两步操作进行,容易导致气化的冷能散发,从而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NG冷能回收制冰系统及方法,包括气化罐,所述气化罐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端设有密封机构;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制冰罐,所述出气管远离气化罐一端设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远离气化罐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出气管远离气化罐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且与活动件滑动连接,所述活动件远离气化罐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制冰罐靠近气化罐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T形块设于第二滑动槽内部且与制冰罐滑动连接,所述制冰罐靠近活动件一侧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于第二滑动槽一端,所述T形块设于限位槽内部且与制冰罐活动套接,通过限位槽的设置便于活动件的安装和拆卸,所述制冰罐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出气管靠近制冰罐一端设于进气口内部且与制冰罐活动套接,所述出气管靠近制冰罐一端边缘处开设有内置槽,所述进气口内腔外壁固定连接有L形环块,所述L形环块设于内置槽内部且与出气管活动套接,所述L形环块与进气口内壁连接处和内置槽内部均活动套接有隔离弹片,所述隔离弹片底部设有多个弹性球,多个所述弹性球呈圆周阵列分布,通过L形环块与内置槽之间的活动套接,以及弹性球的设置和弹性球具有弹性箱变的特性,能有效的对出气管和进气口之间进行密封,从而避免气体的泄漏。
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一侧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两端分别与出气管和气化罐固定连接且相通,所述出气管外侧设有隔气组件,所述隔气组件包括开关阀,所述开关阀分别设于进液管和出气管外侧且与进液管和出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外侧开关阀设于回流管与活动件中部,通过开关阀的设置能有效的对气体的流动进行隔断,同时通过回流管的设置能有效的使得气体隔断后回流到气化罐内部。
优选的,所述活动件内部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设于第一滑动槽内部一侧且与活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限位板外侧一端且与限位板螺纹连接,所述活动件一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第一螺纹杆一端与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螺纹杆与限位板之间的螺纹连接能有效的带动出气管的移动,从而控制出气管与进气口之间的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骊阳(广东)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骊阳(广东)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1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