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0867.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义;王伟;徐辛义;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5 | 代理人: | 范登峰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层 强弱 分区 充填 上行 分层 开采 方法 | ||
1.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巨厚煤层分层:对所采巨厚煤层的顶板岩层(1)、底板岩层(2)和煤层的水文地质采矿条件进行分析,将巨厚煤层均匀划分为若干个实体煤层(3);
b、对实体煤层(3)底端层面进行开采:当给巨厚煤层均匀分层后,在相对最底端的一层实体煤层(3)挖掘工作面的巷道(4),由巷道(4)的两端逐渐向实体煤层(3)的中心处开采;
c、铺设充填层:对实体煤层(3)进行开采时,对已经开采过的地域进行充填,将充填层分为强充填层(5)与弱充填层(6),强充填层(5)设置在实体煤层(3)开采后的边缘区域,弱充填层(6)填充在实体煤层(3)开采后的中心区域;
d、对剩余分层后的实体煤层进行开采:当底端的实体煤层(3)开采完毕并充填好后;利用应力监测系统对巨厚煤层顶板运移情况进行分析;当位移和应力数值不再变化时,判定新形成的底部分层已垮落移动稳定;再重复步骤b、步骤c和步骤d对底端的实体煤层(3)进行开采,直至巨厚煤层开采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煤层(3)的分层数根据公式N=1+int(D/p)计算,其中N为所述实体煤层(3)的分层数,D为所述实体煤层(3)的总厚度,p为综放支架开采上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实体煤层(3)分层开采高度根据公式n=D/N计算,其中n为所述实体煤层(3)的平均分层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强充填层(5)在工作面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保持不变,所述弱充填层(6)在工作面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保持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在从下到上的方向上,所述强充填层(5)在工作面长度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所述弱充填层(6)在工作面长度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强充填层与弱充填层在工作面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之比为:
l/L=1+N/A
式中:所述强充填层(5)在工作面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所述弱充填层(6)在工作面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为l,A为所开采煤层从下到上的分层数,N为实体煤层(3)的分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强充填层(5)为多个,多个强充填层(5)沿工作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相邻所述强充填层(5)之间设置弱充填层(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充填层(5)的截面为“口”字结构,所述弱充填层(6)的周边被强充填层(5)包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岩层(1)与底板岩层(2)的厚度均为2.5—4.5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巨厚煤层强弱分区充填上行分层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岩层(1)与底板岩层(2)的厚度均为2.7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8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