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进出料的履带式抛丸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10813.5 | 申请日: | 202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1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永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3/02;B24C9/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樊岑遥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进出 履带式 抛丸 | ||
本发明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进出料的履带式抛丸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设有向外开启的进料门,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抛丸腔体,所述壳体顶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抛丸腔体连通的抛丸器,所述抛丸腔体的下部设有提升机,所述提升机贯穿壳体的侧壁并与丸砂分离器连接,所述丸砂分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抛丸器的输入端连接;抛丸机构,包括主动辊轴,所述主动辊轴通过履带与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辊轴、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两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辊轴一端转动连接的旋转电机,远离所述旋转电机一侧的所述固定板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本发明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自动进出料的履带式抛丸机。
背景技术
履带式抛丸机是高强度耐磨像履带或锰钢履带装载铸件,它将弹丸抛向室体内的铸件上,达到清理的目的。履带式抛丸机适合用于小型铸件的清砂、除锈、去除氧化皮和表面强化。
目前,现有的履带式抛丸机在对铸件进行装料和卸料时均采用人工方式,金属铸件重量大,需要工人频繁进行重复劳动,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速度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动进出料的履带式抛丸机,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进出料的履带式抛丸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向外开启的进料门,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抛丸腔体,所述壳体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抛丸腔体连通的抛丸器,所述抛丸腔体的下部设有提升机,所述提升机贯穿壳体的侧壁并与丸砂分离器连接,所述丸砂分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抛丸器的输入端连接;
抛丸机构,设置于抛丸腔体内,包括主动辊轴,所述主动辊轴通过履带与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转动连接,所述履带上设有多个网孔,所述第一辊轴位于所述主动辊轴的上方,所述第二辊轴位于所述主动辊轴的侧面,所述主动辊轴、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两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主动辊轴一端转动连接的旋转电机,远离所述旋转电机一侧的所述固定板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辊轴的转轴位于同一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件通过传输装置可以轻松经由进料门进入抛丸机构内,在履带上抛丸结束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整个抛丸机构逆时针旋转至出料口处,并利用铸件自身的重力使之自然掉落出料,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工人进行搬运铸件等工作。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定位件连接,所述定位件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驱动电机与固定板连接稳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包括方形插接块和连接块,所述插接块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供插接块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大于所述主动辊轴端部直径的大小,所述插接槽的深度大于所述插接块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插接的方式便于设备的拆卸和安装,选用方形插接块,确保在转动过程中插接块与连接块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同时对角线在转动时能产生较大的作用力,确保驱动电机能够带动固定板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门上部连接有拉伸装置,所述拉伸装置包括钢索,所述钢索一端与进料门连接,一端与气缸连接,所述壳体与所述钢索的接触处设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拉伸装置实现了进料门的自动启闭,同时可以通过调整钢索的下降长度调整进料门的开启角度,便于铸件更好地落入履带中。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履带表面设有若干弧形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永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嘉善永金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8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