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动态微协同的交通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9107.9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9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周迪;徐爱华;贺正方;张健;肖海林;贺建飚;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23 | 分类号: | G08G1/123;H04W4/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陈金忠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江陵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动态 协同 交通管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智能动态微协同的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交通管理设备以及预设协同配合线路组内不同行驶线路的公共交通设备;其中:
所述交通管理设备配置为,将乘客乘坐需求信息通过组播共享给协同配合线路组内的各个公共交通设备;其中所述乘客乘坐需求信息包括第一行驶线路中待协同行驶站点以及待协同行驶站点的目标乘客数量;所述预设协同配合线路组内不同行驶线路的行驶站点间距离在预设距离范围内;
每个公共交通设备配置为,将公共交通设备自身的设备位置信息通过组播在协同配合线路组内进行共享;
目标公共交通设备配置为,在到达待协同行驶站点之前,依据在协同配合线路组内共享的各个公共交通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公共交通设备自身是否距离待协同行驶站点最近;
所述目标公共交通设备还配置为,若确定距离待协同行驶站点最近,且所述目标乘客数量满足所述目标公共交通设备到达所述待协同行驶站点时的剩余乘客承载量条件,则在目标公共交通设备对应的第二行驶线路中临时添加第一行驶线路中待协同行驶站点,以在待协同行驶站点实现微协同配合载客;
所述目标公共交通设备还配置为,在检测到向第一行驶线路中待协同行驶站点逐步靠近时,在所述目标公共交通设备上对外显示第一行驶线路的各个行驶站点,提示待协同行驶站点的乘客准备乘车;以及,在检测到自身位置离开第一行驶线路中待协同行驶站点且向第二行驶线路中行驶站点靠近时,在目标公共交通设备上对外显示第二行驶线路的各个行驶站点,提示行驶站点的乘客准备乘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公共交通设备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行驶线路中的待协同行驶站点以及与待协同行驶站点关联的其他行驶站点临时添加到所述目标公共交通设备对应的第二行驶线路中;
其中,所述与待协同行驶站点关联的其他行驶站点包括所述第一行驶线路中沿行驶前后顺序位于待协同行驶站点之后的行驶站点和/或在待协同行驶站点上车后对应下车的行驶站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目标公共交通设备配合同步运动的目标侦测设备;
所述目标侦测设备配置为,在目标公共交通设备从一个行驶站点到达第一行驶线路中待协同行驶站点之前,执行基站切换侦测操作,分别收集至少两次基站切换后所述目标侦测设备周围的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以及基于至少两次基站切换得到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的交集,确定目标公共交通设备到达所述待协同行驶站点时的剩余乘客承载量,并上报给交通管理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管理设备配置为,将各个行驶站点的无线网络接入点的MAC地址下发给目标侦测设备;
所述目标侦测设备配置为,在侦测到位于第一行驶线路中待协同行驶站点之前的上一个行驶站点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的情况下,收集侦测到第一次基站切换后所述目标侦测设备周围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以及收集侦测到第预设次基站切换后所述目标侦测设备周围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得到分别收集至少两次基站切换后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侦测设备配置为,在对至少两次基站切换得到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进行交集处理之后且到达第一行驶线路中待协同行驶站点之前,若再次侦听到基站切换则将交集处理后得到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交集提交给移动网络的注册管理服务器,以及控制注册管理服务器根据基站切换时的基站标识确定管理终端重切换表中临时记录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
所述目标侦测设备配置为,获取提交给移动网络的注册管理服务器无线局域网MAC地址交集与临时记录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之间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交集,以得到目标公共交通设备到达待协同行驶站点时的剩余乘客承载量;
其中,所述终端重切换表中记录有切换基站后发送一次重切换消息的支持移动网络的终端设备的无线局域网MAC地址,以及在发送重切换消息时支持移动网络的终端设备切换的基站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91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VC的苹果汁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人车协同的高效运载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