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开口谐振环电磁屏蔽多层复合面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8086.9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5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贺思佳;汪秀琛;吴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H01Q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开口 谐振 电磁 屏蔽 多层 复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开口谐振环电磁屏蔽多层复合面料,包括依次通过粘合连接的正面层、至少一层中间吸波层以及反面层,正面层为电磁波入射层,反面层为电磁波反射层,中间吸波层具有多频段电磁波吸收功能且电磁波反射率大于‑5dB,中间吸波层由多个开口谐振环排列构成,多个开口谐振环通过粘合的方式粘在正面层和反面层之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磁波从织物孔隙透过导致织物的屏蔽性能大幅度降低以及屏蔽面料以反射电磁波为主,会对周围环境中人体、仪器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类开口谐振环电磁屏蔽多层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类开口谐振环电磁屏蔽多层复合面料,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屏蔽织物通常用来制作具有电磁防护作用的服装、柔性遮罩体、柔性隔离层、复合材料增强体及隐身材料等多种产品,在国防军事、航空航天、电力电气、特种工业、电子信息、医疗民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和巨大需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目前电磁屏蔽织物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电磁波从织物孔隙透过,导致织物的屏蔽性能大幅度降低,二是目前以反射电磁波为主的屏蔽对周围环境中人体、仪器造成不利影响。迄今为止还缺乏有效技术克服这些问题,导致电磁屏蔽织物的进一步应用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类开口谐振环电磁屏蔽多层复合面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磁波从织物孔隙透过导致织物的屏蔽性能大幅度降低以及屏蔽面料以反射电磁波为主,会对周围环境中人体、仪器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类开口谐振环电磁屏蔽多层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类开口谐振环电磁屏蔽多层复合面料,包括依次通过粘合连接的正面层、至少一层中间吸波层以及反面层,正面层为电磁波入射层,反面层为电磁波反射层,中间吸波层具有多频段电磁波吸收功能且电磁波反射率大于-5dB,中间吸波层由多个开口谐振环排列构成,多个开口谐振环通过粘合的方式粘在正面层和反面层之间。
本发明第一种技术方案的特征还在于,
正面层为普通织物或较低屏蔽效能的反射型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在0-30dB之间。
正面层为不锈钢纤维、镀银纤维、镀铜镍纤维的混纺织物、天然纤维织物、化学纤维织物中的一种。
反面层为高屏蔽效能织物,电磁屏蔽效能在30-100dB之间,反面层为不锈钢纤维、镀银纤维、镀铜镍纤维混纺或纯纺及金属涂层织物。
每个开口谐振环均包括外环以及在外环内且与外环同心设置的内环,外环和内环上分别开设有外环缺口和内环缺口,外环缺口和内环缺口位于相反且相对的位置。
外环和内环采用导电涂层薄膜或导电纱线或金属长丝绕成具有开口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多边形。
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类开口谐振环电磁屏蔽多层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制备上述的一种类开口谐振环电磁屏蔽多层复合面料,若外环和内环采用导电纱线或金属长丝,则按照如下步骤实施:
步骤1,将正面层的面料反面朝上或者将反面层面料正面朝上放置在工作台上,按照开口谐振环的排布将外环材料按照外环的形状粘贴在正面层的反面或反面层正面;
步骤2,按照开口谐振环的排布将内环材料按照内环的形状粘贴在正面层的反面或反面层正面;
步骤3,在已经制作好开口谐振环以及正面层的面料反面或者反面层面料的正面涂抹黏合剂,将反面层面料的正面或正面层面料的反面对准正面层面料的反面或者反面层面料的正面进行黏合或层压,以形成类开口谐振环电磁屏蔽多层复合面料。
本发明第二种技术方案的特征还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8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