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一类多扰动车间柔性调度建模与优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7819.7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1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陈键;姜一炜;林渲皓;邱洪斌;段旭海;林罕;裴植;王成;易文超;张文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强化 学习 一类 扰动 车间 柔性 调度 建模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一类多扰动车间柔性调度建模与优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析归纳出多扰动车间生产调度的扰动因素;2)基于元胞机建模的思想对一类多扰动车间的调度问题进行抽象,归纳模型抽象的特点与运行机理,完成双层元胞机调度模型的建立,构建元胞机调度模型的双层元胞空间;3)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思想对多扰动车间元胞机调度模型的演化规则进行优化;4)建立仿真模型系统。本发明基于元胞机和强化学习算法的一类多扰动车间柔性生产调度模型可扩展到各类具有多扰动因素的制造企业,对于快速有效地形成干扰事件的响应机制、根据环境特征提供实时柔性调度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制造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一类多扰动车间柔性调度建模与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大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水平、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型装备制造是制造业内复杂又独特的一种生产类型,涉及的零部件种类通常以万计数,其产品具有结构复杂、尺寸大、客户个性需求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订货为单件或小批量且订单不稳定,生产以柔性流水、离散的方式为主,是一类典型的多品种、多工艺、中小批量、高柔性的制造模式。众多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采用的是订单驱动、综合流程、多功能生产设备的制造方式,典型的企业有船舶、飞机、空分设备等等。如何做好这一类零件的生产工作便显得很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于以大型装备制造为代表的一类企业生产,这类生产具有产品结构复杂、尺寸与重量大、生产周期长、作业计划动态性强等特点,是典型的多品种、多工艺、小批量、高柔性和多扰动特征的生产模式。本发明将在抗扰动判别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双层空间元胞机生产调度模型,采用强化学习算法决策扰动事件下工件的行为选择,并优化元胞机演化规则,为多扰动车间柔性调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所述的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一类多扰动车间柔性调度建模与优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分析一类多扰动车间生产特点以及调度的原型特征,归纳出生产调度的扰动因素,建立扰动判别模型;
2)基于元胞机建模的思想对一类多扰动车间的调度问题进行抽象,归纳模型抽象的特点与运行机理,完成双层元胞机调度模型的建立,构建元胞机调度模型的双层元胞空间,完成元胞状态描述、邻域构造、工件粒子属性以及边界条件的设置,设立最小化所有工件完工时间和最大化同组设备的平均利用率的双调度目标,并设定生产调度元胞机模型的工位选择、工件排序和任务触发的演化规则,通过工位选择、工件排序和任务触发的规则,阐明静态调度的元胞机模型演化过程;
3)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思想对多扰动车间元胞机调度模型的演化规则进行优化:以元胞状态为基础,构建强化学习系统状态;以扰动元胞给予的扰动信息和工序完工信息为触发事件,设置状态转移机制,表征元胞的演化;建立强化学习的动作决策表征粒子在元胞空间的转移;根据调度目标设置报酬函数表征粒子移动的奖励,通过驱动机制实现调度系统的状态转移和实时决策,实现在Q学习框架下的动态调度,提高调度对扰动的适应性,增加在多扰动环境下调度的柔性,进行算例学习和算法验证;而Q学习算法本身能够利用经历过的状态—动作序列来决策最优的行为,是一种用于控制的基于行为值函数的强化学习算法,其更新行为的值函数增量式如下,其中α∈A(St+1):
Q(st,αt)=Q(st,αt)+α[rt+1+γ×Q(st+1,α)-Q(st,α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7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