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7788.5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阳;鲁金涛;张醒兴;杨珍;周永莉;严靖博;党莹樱;尹宏飞;张鹏;李沛;袁勇;谷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2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高压 介质 腐蚀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系统、控制系统和多介质供应系统;
其中,所述试验系统包括井式反应装置(11)、加热体(12)、保温体(13)以及防爆层(14),井式反应装置(11)周围由内向外依次布置加热体(12)、保温体(13)以及防爆层(14);控制系统和多介质供应系统均与井式反应装置(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体(12)嵌入在保温体(13)内表面;
所述井式反应装置(11)包括顶部开口的承压内胆(111),承压内胆(111)顶部设置有承压密封盖(113),承压内胆(111)与承压密封盖(113)通过密封螺栓(1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压内胆(111)顶部开设有压力监测孔(112),压力监测孔(112)内设置有压力监测装置(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承压密封盖(113)上开设有介质入口(114)与介质出口(115),承压密封盖(113)上设置有防爆阀(1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防爆阀(116)位于承压密封盖(113)正中心,介质入口(114)和介质出口(115)位于防爆阀(116)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体(12)均匀分布于井式反应装置(11)周围,且井式反应装置(11)周围均匀分布有温控反馈装置(121);所述保温体(13)上均匀开设有用于温控反馈装置(121)通过的线孔(13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与井式反应装置(11)相连的电流监控装置(21)、电压监控装置(22)、温控装置(24)以及压力监测装置(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介质供应系统包括介质源(31)、介质输送管道(32)、流量控制计(33)、流体增压泵(35)以及压力控制计(34),介质输送管道(32)与流体增压泵(35)相连,流体增压泵(35)与压力控制计(34)相连,压力控制计(34)与流量控制计(33)相连,流量控制计(33)与井式反应装置(11)相连;
介质输送管道(32)上设有若干阀门(4)。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试验样品及固态腐蚀介质放入井式反应装置(11)中,将介质入口(114)和介质出口(115)关闭;
2)打开流体增压泵(35)及介质源(31),通过流量控制计(33)调整介质流量,介质经流体增压泵(35)增压后通过压力控制计(34)调至合适压力,打开介质入口(114),介质沿介质输送管道(32)进入井式反应装置(11)中,待压力监测装置(23)所测值达到目标压力时关闭介质入口(114),完成流体介质注入;
3)通过温控装置(24)设置试验所需的温度、时间、升温速率以及加热功率,同时设置报警信息参数,开始高温高压腐蚀试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温高压多介质腐蚀试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待试验样品为镍基合金、镍-铁基合金、奥氏体不锈钢、碳钢或有色金属;
固态腐蚀介质为碳、石墨粉、锅炉煤灰、尿素颗粒、金属盐或玻璃粉;
介质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气、二氧化氮、硫化氢、氨气与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介质为盐酸、硫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高锰酸、醋酸与碱金属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77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