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测缝计及其测缝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7677.4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8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训;林廷灿;徐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14 | 分类号: | G01B11/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万青青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测缝计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光纤测缝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探测组件,其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固定件、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和第三光纤,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均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所述第一光纤张紧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光纤张紧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三光纤张紧于所述第二滑动件和所述固定件之间;
传动组件,其包括传动件和滑杆,所述传动件使所述滑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滑杆沿其第一方向滑动时,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远离所述第一滑动件,所述滑杆沿其第二方向滑动时,其带动所述第一滑动件远离所述第二滑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杆和传动齿轮,所述传动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传动杆一端抵压所述第一滑动件,其另一端抵压所述第二滑动件,且所述传动杆上形成有第一齿条齿,所述滑杆上形成有第二齿条齿,所述传动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条齿和所述第二齿条齿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为同轴二级齿轮,所述同轴二级齿轮的一级轮齿啮合所述第一齿条齿,所述同轴二级齿轮的二级轮齿啮合所述第二齿条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纤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件分设所述传动杆两侧,所述传动杆两侧分别开设有两条齿条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还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以使所述第一滑动件具有靠近所述第二滑动件的弹力,所述第二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以使所述第二滑动件具有靠近所述第一滑动件的弹力,且所述壳体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一端抵接所述第一滑动件,其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二滑动件,以确立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最小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座,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分别固定于待测裂缝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第三光纤顺次首尾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测缝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导孔,所述滑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孔。
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纤测缝计的测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获取第一光纤应变;
S2、根据第一光纤的原长度和第一光纤的应变计算第一光纤的形变量;
S3、根据传动组件的传动比由第一光纤的形变量推算出待测裂缝的形变量;
S4、根据第二光纤和第三光纤的应变量判断待测裂缝缩小还是扩大;
S5、获取待测裂缝开合的形变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
S41、分别获取第二光纤和第三光纤的应变量;
S42、若第二光纤有应变量而第三光纤无应变量,则待测裂缝扩大,若第二光纤无应变量而第三光纤有应变量,则待测裂缝缩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76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