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星载激光测高数据与遥感立体影像的联合区域网平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6411.8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邢帅;张鑫磊;王晋;李鹏程;张国平;徐青;王丹菂;陈坤;吴立亭;田绿林;李辉;戴莫凡;郭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史萌杨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测高 数据 遥感 立体 影像 联合 区域 网平差 方法 | ||
1.一种星载激光测高数据与遥感立体影像的联合区域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对测区的遥感立体影像进行自由区域网平差,得到改正后的遥感立体影像RPC参数;
2)依据改正后的遥感立体影像RPC参数,对遥感立体影像进行密集匹配得到测区的DSM;
3)对测区内的每一轨星载激光测高点与DSM进行轨迹匹配,得到每轨星载激光测高点在DSM上的对应轨迹;
4)根据每轨星载激光测高点在DSM上对应轨迹点的空间坐标,利用所述改正后的遥感立体影像RPC参数对轨迹点进行反投影,求得轨迹点对应影像上的像点坐标,并作为星载激光测高点在遥感立体影像上对应的像点坐标;
5)筛选若干激光测高点作为控制点,与遥感立体影像联立进行联合区域网平差,得到平差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星载激光测高数据与遥感立体影像的联合区域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得到每轨星载激光测高点在DSM上的对应轨迹所采用的方法包括:
3.1)根据单轨激光测高点的平面坐标在DSM上插值生成一条相对应的地面曲线;
3.2)按照设定步长在搜索区域内平行移动所述地面曲线,得到匹配曲线,并计算匹配曲线与所述地面曲线之间的高程相关性;所述搜索区域为地面曲线周围设定区间范围内划定的区域;
3.3)选取高程相关性最强的匹配曲线作为最终的匹配结果,以得到所述单轨激光测高点在DSM上的对应轨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激光测高数据与遥感立体影像的联合区域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所述搜索区域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且搜索区域的大小为5R*5R,R为设定精度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激光测高数据与遥感立体影像的联合区域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所述高程相关性为高程相关系数,且采用下式计算所述高程相关系数:
式中,N是单轨激光测高点包含的单轨激光地面点数量;Ai是第i个单轨激光地面点的高程值;μA和σA分别是单轨激光地面点曲线高程值的均值和标准差;Cij是第j条匹配曲线上第i个单轨激光地面点的高程值;μCj和σCj分别是第j条匹配曲线高程值的均值和标准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激光测高数据与遥感立体影像的联合区域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3)后,还包括步骤3.4):控制减小设定步长和/或搜索区域,重复步骤3.2)~步骤3.3),将最新得到的匹配结果作为所述单轨激光测高点在DSM数据上的对应轨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星载激光测高数据与遥感立体影像的联合区域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之前,还包括将单轨激光测高点进行粗差剔除的步骤:采用线性插值算法替换超过三倍中位数绝对偏差的激光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星载激光测高数据与遥感立体影像的联合区域网平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三次卷积内插方法计算得到匹配曲线上单轨激光地面点的高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64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