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控制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06212.7 | 申请日: | 202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阴磊;苑丹丹;王凤平;程娅先;李威剑;吴翟;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阴磊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控制 工业废水 深度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折板混合区、微芬顿区、pH折板回调区、介质絮凝区和高密度斜管澄清区;在折板混合区加入硫酸亚铁、双氧水和酸,微芬顿区分隔的两个池体设有防扰流挡板和机械搅拌器,在pH折板回调区加入碱和助凝剂,pH折板回调区及第二池体设有pH检测仪,介质絮凝区由“田”字形导流板和设有可调速桨叶式提升器的中心稳流筒构成池体骨架,pH折板回调区经引流管与中心稳流筒连通,高密度斜管澄清区由上至下分为清水收集区、斜管区和沉淀区且设有刮泥机,沉淀区经介质回收装置与pH折板回调区连通。本发明的装置可解决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问题,具有设备体积小、使用成本低、处理速度快且效果佳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控制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芬顿技术依靠硫酸亚铁和双氧水在低pH条件下产生羟基氧,去氧化水中的难降解物质,然后通过碱回调pH至中性,反应完全后进入到后续的絮凝沉淀单元,依靠前端形成的铁盐,作为絮凝剂,再投加助凝剂加速絮体沉淀,完成处理。此工艺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中生产的设备体积大,实际应用受限,同时还存在芬顿技术反应时间长、反应pH低、酸碱用量大、产泥量多、药剂成本高,造成后期含盐量高、回用水受限的问题,且混凝沉淀技术仅依靠混凝剂与助凝剂的絮凝作用去除悬浮物,对于低悬浮物的水质,存在出水水质差、沉淀时间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控制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装置,用于解决工业废水深度处理问题,具有设备体积小、使用成本低、处理速度快且效果佳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智能控制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智能控制单元以及依次连通的折板混合区、微芬顿区、pH折板回调区、介质絮凝区和高密度斜管澄清区;所述折板混合区为上下回转式结构且上方分点位依次连接有硫酸亚铁加药系统、双氧水加药系统和酸加药系统;所述微芬顿区分隔为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均设有防扰流挡板和机械搅拌器;所述pH折板回调区为上下回转式结构且上方分点位依次连接有碱加药系统和助凝剂加药系统,所述pH折板回调区上方分点位位于所述碱加药系统和所述助凝剂加药系统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池体末端均设有pH检测仪;所述介质絮凝区由“田”字形导流板和中心稳流筒构成池体骨架,所述中心稳流筒设有可调速桨叶式提升器;所述pH折板回调区下方末端出口处经引流管与所述中心稳流筒下方中心进口处连通;所述高密度斜管澄清区由上至下分为清水收集区、斜管区和沉淀区,且所述高密度斜管澄清区的中心设有刮泥机;所述沉淀区下方出口处经介质回收装置与所述pH折板回调区下方始端进口处连通;所述机械搅拌器、pH检测仪、可调速桨叶式提升器、刮泥机、硫酸亚铁加药系统、双氧水加药系统、酸加药系统、碱加药系统和助凝剂加药系统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折板混合区为组合可拆卸结构且与所述微芬顿区可拆卸连接,所述pH折板回调区为组合可拆卸结构且与所述介质絮凝区上部位连接。
可选的,所述微芬顿区依据反应要求设置有多格反应槽,所述多格反应槽中的每个槽内部均设有防扰流挡板,所述防扰流挡板上方与液面平齐且下方与槽底连接,所述防扰流挡板截面面积占所述多格反应槽中单个槽截面积的5%~10%,所述多格反应槽设置所述机械搅拌器。
可选的,所述机械搅拌器采用桨叶式搅拌器或框式搅拌器。
可选的,所述“田”字形导流板上边缘高于水面3~5cm,用于将提升水流进行分隔,所述“田”字形导流板下边缘到所述中心稳流筒顶部边缘的距离为所述中心稳流筒直径的1.0~1.3倍。
可选的,所述中心稳流筒上边缘低于水面的距离为所述中心稳流筒直径的0.2~0.3倍,所述中心稳流筒下边缘到所述“田“字形导流板下边缘的距离为所述中心稳流筒直径的0.8~1.1倍,所述中心稳流筒到所述介质絮凝区底部的距离为所述中心稳流筒直径的0.5~0.8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阴磊,未经阴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62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