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外压低冲击力易碎盖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5761.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饶安梅;汪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F3/077 | 分类号: | F41F3/077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宋妍丽 |
地址: | 563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低 冲击力 易碎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外压低冲击力易碎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为圆弧面结构,盖体内凹有多条凹陷的内径向槽,内径向槽位于盖体的等分线上且多条内径向槽相交于圆心。本发明能有效增大外向承压能力;既能实现及时破碎,又能沿沟槽位置破碎;水下承压效果及冲击效果最佳;不仅能提高外向承压能力,又能更好的保证冲击力的传递及有效断裂;内外设置环形沟槽使飞行器顺利出筒更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外压低冲击力易碎盖。
背景技术
易碎盖对飞行器的贮存寿命、使用维护性能、发射时的反应时间以及可靠性有直接影响。传统机电盖的机构复杂,反应时间长,保养、维修费用高;爆破盖反应迅速,但装载、维修工序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近年来,以冲击或燃气压力波作为开盖动力并采用复合材料的易碎盖因其结构简单、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针对特定产品,现有的易碎盖已不能满足水下发射要求,其主要原因在于,在水下环境中,外压大,现有的易碎盖容易被水下环境的外压冲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外压低冲击力易碎盖,该大外压低冲击力易碎盖能有效增大外向承压能力,既能实现及时破碎,又能沿沟槽位置破碎。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外压低冲击力易碎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为圆弧面结构,盖体内凹有多条凹陷的内径向槽,内径向槽位于盖体的等分线上且多条内径向槽相交于圆心。
所述内径向槽为两条;所述内径向槽沿圆周均布。
所述盖体内多条内径向槽相交的位置有凹陷的内锥槽,内锥槽为圆锥状。
所述盖体内凹面靠近边沿的位置环周有侧向环状凸出结构,侧向环状凸出结构上布有凹陷的内环槽。
所述盖体外凸面靠近边沿的位置环周有侧向环状凸出结构,侧向环状凸出结构上布有凹陷的外环槽。
所述内环槽的分布半径小于外环槽的分布半径。
所述盖体内凹面上非凹陷位置覆有内加强层。
所述盖体外凸面上非凹陷位置覆有外加强层。
所述内加强层和外加强层均为聚氨酯泡沫材料并内置金属骨架。
所述内径向槽的深度从圆心到圆周逐渐减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增大外向承压能力;既能实现及时破碎,又能沿沟槽位置破碎;水下承压效果及冲击效果最佳;不仅能提高外向承压能力,又能更好的保证冲击力的传递及有效断裂;内外设置环形沟槽使飞行器顺利出筒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面半剖视图。
图中:1-内径向槽,2-内锥槽,3-内环槽,4-内加强层,5-外环槽,6-外加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大外压低冲击力易碎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为圆弧面结构,盖体内凹有多条凹陷的内径向槽1,内径向槽1位于盖体的等分线上且多条内径向槽1相交于圆心。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内径向槽1为两条;所述内径向槽1沿圆周均布。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57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