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场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以及排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5220.X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4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杜林佳;柴滢;李巧霞;王华;魏向达;刘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融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V20/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曹文娟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景 道路交通 安全隐患 排查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场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以及排查系统,属于道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所述的S1:数据采集;S2:构建全场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知识体系;S3:实现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场景智能化识别;S4:构建从道路规划设计、交通基础设施配备、安全视距到交通组织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标准化排查,利用数据判别算法库与人工辅助识别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风险点;S5:生成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结论。本专利在智能化设备采集数据基础上,构建面向平面交叉口、陡坡路段等全场景下隐患排查知识体系,该体系涉及道路规划设计、交通基础设施配备各方面隐患排查,完成全场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场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以及排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快速建设,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道路交通事故发生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越来越受到公安部等部门重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20年8月召开全国事故预防“减量控大”视频推进会,2021年4月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都提出了要切实抓好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全面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以确保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在当前全国各地交通管理部门积极推进道路智能化管理下,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的智能化手段相对缺乏。《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及严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规范(试行)》明确提出为健全完善公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长效机制,规范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的排查工作,有效防范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公路巡逻民警队警务工作规范(公安部令第116号)》中指出要公路巡逻民警队应当定期分析研判本地区交通安全形势,根据道路交通事故时间、地点、主要原因以及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特点,科学制定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对策、措施和意见。从相关法律法规中可以看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作为相关部门日常工作亟待构建长效排查机制。
当前相关部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多依据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统计结果,根据事故严重程度确定安全隐患等级,在确定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位置信息基础上,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人工现场排查,拍摄记录事故点位图片并整理成排查档案后,相关人员以核定安全隐患等级与提交安全隐患分析研判报告,最终提出整改意见并上报相关部门。
专利名称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甄别方法和系统,专利号为201210426533.7的专利中通过对事故点与地图数据比对分析对隐患路段及类型进行了甄别认定。该专利对于安全隐患认定属于基于道路交通事故的被动式排查。专利名称为:一种智能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系统,专利号为201810007925.7的专利中重点在于整合道路测量系统、检测系统与视觉系统对道路建设不标准造成交通事故路段进行排查。该专利主要排查道路设计与建设不规范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缺少对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不完整、不标准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排查。总体看来,当前实际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排查流程尚未形成规范,排查方法单一,缺少智能化排查手段,安全隐患在人工排查下,排查认定主观性强,排查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全场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以及排查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全场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数据采集,利用车载高清摄像头、GPS测量仪、陀螺仪、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对道路图像、位置信息、俯仰角、偏航角、速度、水平方向加速度、垂直方向加速度以时间标签为依据进行标准化采集数据;
根据采集的数据建立平面交叉口分析模型、陡坡路段及弯道分析模型;
所述平面交叉口识别模型通过将位置信息拟合行驶轨迹,根据拟合轨迹形状确定十字交叉口、丁字交叉口、Y型交叉口等各类型交叉口,输出平面交叉口识别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融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融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52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