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网时延监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05175.8 | 申请日: | 202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8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 发明(设计)人: | 路振宇;张璞;王晓勇;江颖洁;马良;田安琪;于秋生;魏永静;刘磊;张彦;徐彬泰;孙勇健;张振;吕德品;卢奕;王世豪;赵子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43/0852 | 分类号: | H04L43/0852;H04L43/50;H04L45/121;H04L45/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网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信网时延监测系统及方法,时延测量单元通过下插计数字节的方法得到每条通道的业务正向工作时延和业务反向工作时延,实现了对网络高精度端到端时延的监控管理;时延控制单元,用于比对同一业务的业务正向工作时延和业务反向工作时延,当二者一致时,得到通道时延;业务迂回单元,用于获取时延控制单元的通道时延并计算路由时延,在时延地图中选择一条路由时延最短的路由进行业务迂回,得到业务迂回时延,减少了返工次数,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网时延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电力通信网承载了继电保护、安稳控制、调度自动化等业务。其中,继电保护业务作为防御电网大停电的第一道防线,当电网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需要快速响应,迅速准确完成故障研判,对网络时延有较高要求。同时安稳业务、精切等业务,都需要较低的传送时延和严格的对称性,所以,低时延诉求已成为通信网的发展方向之一。
传统的时延测试方法,只能在业务开通后,通过终端测试通道时延,另外,在配合电网的光缆检修或是故障处置过程中,经常涉及业务迂回操作,通信运维人员通常在业务迂回后才能得知通道时延是否符合业务要求。若上述情况不满足业务需求,只能重新规划路由、修改方式再进行路由调整,步骤繁琐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网时延监测系统及方法,时延测量单元通过下插计数字节的方法得到每条通道的业务正向工作时延和业务反向工作时延,实现了对网络高精度端到端时延的监控管理;网络云引擎在获取通道时延的前提下计算路由时延,并在时延地图中选择一条路由时延最短的路由进行业务迂回,得到业务迂回时延,减少返工次数,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网时延监测系统,其包括时延测量单元、时延控制单元和业务迂回单元;
所述时延测量单元,用于获取每条通道的业务正向工作时延和业务反向工作时延;
所述时延控制单元,用于比对业务正向工作时延和业务反向工作时延,当二者一致时,得到通道时延;
所述业务迂回单元,用于获取时延控制单元的通道时延并计算路由时延,在时延地图中选择一条路由时延最短的路由进行业务迂回,得到业务迂回时延。
进一步地,所述时延测量单元包括发起端和接收端;所述发起端进行业务封装的同时在开销中打上时间戳,并启动计时器,时间戳随着业务传递到接收端,接收端通过开销字节处理,与本地时间进行比对,得到业务正向工作时延。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端在业务封装时同样在开销中打上时间戳,并启动计时器,时间戳通过反向工作路径随着业务传递至发起端,发起端通过开销字节处理,与本地时间进行比对,得到业务反向工作时延。
进一步地,所述时延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业务正向工作时延和所述业务反向工作时延不一致时,输出告警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告警发生器,所述告警发生器用于获取所述告警信号,并下插全1信号,在连续插入多帧全1信号后,发出告警。
进一步地,还包括终端侧故障报警单元,所述终端侧故障报警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路由时延最短的路由的业务迂回时延和路由时延,当业务迂回时延大于限定值,且路由时延低于业务要求时延时,发出终端侧故障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路由时延为一条路由上所有通道的通道时延之和。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网时延监测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5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