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压裂过程中多簇裂缝促均衡延伸的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5142.3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6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蒋廷学;左罗;王海涛;卞晓冰;仲冠宇;李双明;肖博;张世昆;卫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E21B43/267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马营营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井压裂 过程 中多簇 裂缝 均衡 延伸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水平井压裂过程中多簇裂缝促均衡延伸的方法,包括:
(1)确定不同排量、不同黏度下的破裂压力和裂缝延伸压力;
(2)模拟裂缝在不同加砂程序下的脱砂及静压力增长规律;
(3)加砂施工中排量及水马力优化;
(4)造缝施工;
(5)变排量、变黏度延伸裂缝施工;
(6)激进式加砂施工;
(7)重复步骤(5)~(6)多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通过室内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确定不同排量及不同粘度液体下的破裂压力,优选地,通过Stimplan、Gofher或Meyer商业软件模拟裂缝延伸情况并计算出不同排量及不同粘度液体下各簇位置的延伸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通过商业软件模拟不同加砂程序下的脱砂及净压力增长规律,所述商业软件为Stimplan、Gofher或Meyer;优选地,在步骤(2)中,确定该井在压裂过程中不同脱砂情况下的净压力与施工排量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采用Stimplan、Gofher或Meyer软件进行优化;优选地,经过步骤(3)的优化后确定:在加砂施工中,为逐步压开各簇,进行分阶段提升排量,按每压开两簇为一个阶段,直至排量或井口压力达到施工允许的最大值;优选地,按上述每个阶段平均分配总砂量进行加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压裂造缝阶段,排量取2-3m3/min,和/或,压裂液黏度为2-3mPa.s,和/或,压裂泵注体积为井筒容积的1~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按照总簇数分2个阶段变化压裂液黏度,第一阶段采用的压裂液黏度为6-9mPa.s,第二阶段采用的压裂液黏度为12-15mPa.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按照总簇数分2个阶段变化压裂液体积,第一阶段泵注的压裂液体积为井筒容积的0.5~1倍,第二阶段泵注的压裂液体积为井筒容积的0.6~1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按照砂液比总段数分2个阶段变化压裂液黏度,第一阶段采用的携砂液黏度为6-9mPa.s,第二阶段采用的携砂液黏度为12-15mPa.s。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根据步骤(2)获取的规律认识及步骤(3)的阶段划分情况,在加砂量达到第一个阶段总加砂量的60%~80%以后,开始进行激进式加砂,起始砂液比为4%~6%,最高砂液比不超过18%,相邻两砂液比之差为3%~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根据步骤(2)获取的规律认识及步骤(3)的阶段划分情况,在加砂量达到第一个阶段总加砂量的65%以后,开始进行激进式加砂,起始砂液比为4%~5%,最高砂液比为14%~16%,相邻两砂液比之差为3%~4%。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重复步骤(5)~(6)两至四次;优选地,在每次重复步骤(6)时,每次降低上一次步骤(6)采用的砂液比;更优选地,在每次重复步骤(6)时,每个砂液比阶段比上一次步骤(6)中对应的砂液比阶段降低1%,或者,根据井口压力涨幅不超过1MPa/min为依据进行相应的调节。
12.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方法在水平井压裂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51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