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断黑色岩系成岩成矿中有无生物作用参与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4886.3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84;G01N23/223;G01N27/6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婷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断 黑色 岩系成岩 成矿 有无 生物 作用 参与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铀资源找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判断黑色岩系成岩成矿中有无生物作用参与的方法,包括:步骤一:黑色岩系样品采集;步骤二:对采集样品进行光薄片制作;步骤三:对步骤二中筛选出的样品进行Sr、Cu元素含量测定;步骤四:元素特征参数计算;步骤五:样品P2O5含量的判断。本发明涵盖面广、有效性好、适用性强,可有效推广至整个地学领域,可提取黑色岩系生物作用的标志性现象、特征参数、指标元素等关键要素作为判据,剪去多余的干扰因素,快速直观的得出结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铀资源找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判断黑色岩系成岩成矿 中有无生物作用参与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色岩系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均 有分布,且岩石层位稳定,厚度较大,全球多地的黑色岩系中均已落实钒、 镍、钼、重晶石、石煤、铂族元素等矿床,其中不乏大型、超大型矿床,我 国黑色岩系中同样蕴藏有大量的稀有金属、非金属以及油气资源。在黑色岩 系成矿过程中生物作用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中大量存在的浮游生 物和菌藻类生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吸收成矿物质,在其死亡下沉后,会使 成矿物质进一步发生富集从而成矿。
现有判断黑色岩系成岩成矿过程中有无生物作用参与的方法,主要靠在 显微镜下对岩石中所包含生物化石的观察,现有这种判断方法主要存在以下 几方面不足:①对研究人员的古生物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要求很高,否则难以 在显微镜下认出细小且残缺不全的古生物化石;②通过显微镜下鉴定的方法 容易误判,因为古生物化石和古生物遗迹在岩石中的形态有时会和地质作用 在岩石中形成的形态相似;③效率低下,当有大量需要判断的岩石样品时, 通过显微镜观察的方法会耗费长达数月的时间。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方法用于判断黑色岩系在成岩成矿过程中有无生物 作用的参与,以便极大提高黑色岩系找矿方面的准确度和找矿效率,节约人 力物力成本,减少大型施工对环境的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判断黑色岩系成岩成矿中有无生物作用参与的方法, 用于解决现有判断方法中主要依靠研究人员对古生物学知识和古生物学实践 经验、或因研究人员经验不足或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相似而出现误判的技术问 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判断黑色岩系成岩成矿中有无生物作用参与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黑色岩系样品采集;对需要开展生物成矿作用判断的黑色岩系 开展样品采样工作,样品采样方向要垂直于岩石层理,样品采样间距按岩石 层理厚度确定;每层岩石样品不少于一块,样品重量不少于500克,且样品 为新鲜完整;
步骤二:对采集样品进行光薄片制作,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光薄片并 进行样品光薄片筛选;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筛选出的样品进行Sr、Cu元素含量测定;
步骤四:元素特征参数计算,包括:对步骤三中样品得出的Sr、Cu元素 含量进行特征参数计算,并通过特征参数结果对样品进行黑色岩系地层成岩 成矿过程中无生物作用参与的判断;
步骤五:样品P2O5含量的判断,包括:对步骤四中有黑色岩系地层成岩 成矿过程中有生物作用参与的样品进行P2O5含量测定。
所述的步骤二中的光薄片厚度为0.3mm;所述步骤二还包括:每件采集 样品至少制作出一片光薄片,每件样品制作完光薄片的剩余部分用于步骤三 使用。
所述步骤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样品光薄片并进行样品光薄片筛选包括: 通过显微镜观察每件样品光薄片上是否有沥青斑点,若从样品光薄片中观察 到沥青斑点,则该样品保留并用于后续步骤三使用,若样品光薄片中未观察 到沥青斑点,则该样品所对应的黑色岩系地层在成岩成矿过程中无生物作用 的参与,该样品不再用于进行后续步骤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4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