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4623.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1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乔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6 | 分类号: | G06F8/36;G06F8/4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雪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生成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组件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共性py源码;利用打包工具对共性py源码进行处理,得到py组件和pyc组件;其中,打包工具中包括编译工具,编译工具用于对共性py源码进行编译处理得到pyc数据,打包工具对共性py源码打包得到py组件,对pyc数据打包得到pyc组件;将py组件和pyc组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组件库;通过获取共性py源码并利用打包工具对其进行处理得到py组件,可以在多个项目中复用该py组件,减少项目的代码体量,提高复用程度;将py组件和pyc组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组件库,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开发场景和环境选择所需要的类型的组件进行调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件生成方法、组件生成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如今使用Python语言(一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的应用软件中,功能模块越来越复杂,这导致代码体量过大,代码模块之间逻辑复杂、冗余度高,各功能模块代码之间重复较多,严重增加程序的开发难度。此外,公共的模块、算法、函数等直接穿插在功能流程中,在修改时容易被误改进而影响全局,也不利于公共的模块、算法、函数等在跨不同项目之间的复用。同时,实际开发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应用场景,相关技术难以满足多场景多环境的开发需求。
因此,相关技术存在的代码体量过大、复用程度低、难以满足多场景多环境开发需求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件生成方法、组件生成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减少项目的代码体量,提高复用程度,满足了多场景多环境开发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组件生成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共性py源码;
利用打包工具对所述共性py源码进行处理,得到py组件和pyc组件;其中,所述打包工具中包括编译工具,所述编译工具用于对共性py源码进行编译处理得到pyc数据,所述打包工具对所述共性py源码打包得到所述py组件,对所述pyc数据打包得到所述pyc组件;
将所述py组件和所述pyc组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组件库。
可选地,所述编译工具的数量大于一个,且各个编译工具对应于不同的版本;
所述利用打包工具对所述共性py源码进行处理,得到py组件和pyc组件,包括:
分别利用各个所述编译工具对所述共性py源码进行编译处理,得到若干个不同版本的所述pyc数据;
根据所述打包工具的打包属性,分别对所述共性py源码和所述pyc数据打包,得到所述py组件和所述pyc组件;
相应的,所述将所述py组件和所述pyc组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组件库,包括:
根据组件类型和组件版本,将所述py组件和所述pyc组件分别上传至对应的组件库。
可选地,还包括:
利用获取到的属性设置信息,设置所述共性py源码对应的第一打包属性和/或各个版本的所述pyc数据分别对应的第二打包属性。
可选地,所述获取多个共性py源码,包括:
获取若干个初始py源码;
对所述初始py源码进行拆分和共性部分提取,得到多个所述共性py源码。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项目信息;所述项目信息用于说明项目与对应的目标组件的依赖关系,所述目标组件为所述py组件或所述pyc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4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