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ESH的移动式地震应急流动监测指挥箱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4475.4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1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欣;罗三明;郑智江;刘文龙;李林蔚;成立辉;徐佳垚;费靖淇;孙东平;韩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D21/02;H04W4/9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徐友菊 |
地址: | 300171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esh 移动式 地震 应急 流动 监测 指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ESH的移动式地震应急流动监测指挥箱,该移动式地震应急流动监测指挥箱的监控指挥系统包括有主控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连接的通信网络模块、信息采集模块、震动感知模块、指挥信息发布模块、应急呼叫模块以及飞行模块。本发明提供的移动式地震应急流动监测指挥箱可以准确获取地震灾害现场的相关情报信息,并能快速准确地将相关情报信息传送至指挥平台,并且其数据通信可靠性高,可使得相关救灾人员及时制订救灾方案,并实时调集和控制各种应急队伍,可及时准确地实施救援,从而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财产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ESH的移动式地震应急流动监测指挥箱。
背景技术
地震灾害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常常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由于限于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还不能实现准确的地震预报。因此,地震应急救援就成为应对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在发生地震灾害后,其巨大的破坏作用往往导致灾区局部的断电断网,这给应急救灾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若没有电力和网络的支持,现场一手的资料和数据无法及时传输到后方的指挥平台,专家及相关救灾人员也无法快速及时地给出灾害的综合判断,从而影响救灾方案的及时制订,进而使得严重影响了应急救灾工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及时收集地震灾害现场的情报信息并能够快速准确地将相关情报信息传送至指挥平台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ESH的移动式地震应急流动监测指挥箱,该移动式地震应急流动监测指挥箱可以准确获取地震灾害现场的相关情报信息,并能快速准确地将相关情报信息传送至指挥平台,并且其数据通信可靠性高,可使得相关救灾人员及时制订救灾方案,并实时调集和控制各种应急队伍,可及时准确地实施救援,从而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财产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MESH的移动式地震应急流动监测指挥箱,所述移动式地震应急流动监测指挥箱包括监测箱体,该监测箱体设置有监控指挥系统,该监控指挥系统包括:
主控模块,
通信网络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实现监控指挥系统与外部设备建立通信,以及用于实现多个监控指挥系统之间的通信;其中,所述通信网络模块包括有基于MESH网络的通信网络模块;
数据存储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存储数据;
供电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监控指挥系统提供工作所需的工作电源;
信息采集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监测箱体周边与地震灾害相关的数据信息,并将采集所得的数据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进行数据处理;
震动感知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感知并获取所述监测箱体周边的震动数据信息,并将震动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主控模块进行数据处理;
指挥信息发布模块,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震动数据信息以及与地震灾害相关的数据信息上传至指挥平台,并接收和发布来自指挥平台的救援信息。
优选地,所述震动感知模块包括有密封容器、平衡支撑杆、垂直杆以及设置于平衡支撑杆上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其中:
所述密封容器内设置有液体,且密封容器内的液体上漂浮有刚性浮标,垂直杆的一端与所述平衡支撑杆连接,垂直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密封容器的侧壁与所述刚性浮标连接,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震动感知模块还包括有差分处理模块,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置有两个,两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平衡支撑杆的两端,且两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差分处理模块的两输入端连接,所述差分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未经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44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