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小目标探测设备快速数据传输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4377.0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田惠芳;冯强;郑子栋;杨建红;任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宇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8 | 分类号: | G01S1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元弘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2 | 代理人: | 宋磊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目标 探测 设备 快速 数据传输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小目标探测设备快速数据传输方法。本发明可以使坦克/装甲车实现对来袭的反坦克导弹、穿甲弹、榴弹等高速小目标快速探测,并联动主动防御系统实施对来袭物的有效防御,从而提高坦克/装甲车的战场生存能力。包括:基于对来袭目标的距离和速度维二维处理,对敏感速度区域划分;对敏感距离区域划分;对划分区域数据快速处理,加快处理速度,减少探测时间,提高数据刷新率,为主动防御系统提供充裕的反应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战车辆主动防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小目标探测设备快速数据传输装置、方法、平台和介质,用于坦克/装甲车等战斗车辆在全方位主动防御时的快速数据传输。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坦克/装甲车的装甲厚度越来越大,装甲配方、质量不断改善,防护力越来越强。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装甲武器的技术发展实际上要快过装甲技术的发展,坦克及装甲战斗车辆原有的优势正在削弱。仅通过增加装甲厚度来提高防护能力的方法已接近极限,为解决装甲车辆的生存能力问题,主动防御技术应运而生,为坦克的防护体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研发突破口和有效的解决途径。主动防御系统,是指通过探测装置获得来袭弹药的运动特征,然后通过计算机控制对抗装置,使来袭弹药无法直接命中被防护目标的一套系统。
主动防御系统的核心需求是全方位、高效、主动、及时对各类高速超高速来袭物探测即高速小目标探测雷达。目前国内高速小目标探测雷达还存在着缺点和不完善之处,首先只能对各国现役的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筒进行拦截,对超高速飞行的弹药(如坦克炮发射的脱壳穿甲弹),主动防御系统既无法探测和发现,也无法拦截。坦克主动防御系统的发展方向是扩大告警范围、提高探测器件的精度和相应速率。
随着雷达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高速小目标探测雷达的探测速度、探测范围、检测精度等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为了保证坦克/装甲车主动防御系统能快速反应对来袭物干扰和拦截,需提高雷达对高速小目标的检测率,提高数据处理时间、提高数据刷新率,为主动防御系统提供充裕的反应时间,提出的一种高速小目标探测设备快速数据传输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提高数据处理时间、提高刷新率需求,提高速小目标检测率,提出了一种高速小目标探测设备快速数据传输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速小目标探测设备快速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设置初始参数设置的步骤,在该步骤中,设置目标的速度范围[Vmin,Vmax]、主动防御前目标探测区范围[Dmin,Dmax],其中,Vmin是目标探测设备能探测到目标的最小速度,Vmax是目标探测设备能探测到目标的最大速度,Dmax是作战车辆发现目标的最大距离;Dmin是触发主动防御系统进行目标拦截的最小距离;
步骤S2:对原始回波信号做快时间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距离-幅值数据;
步骤S3:对距离-幅值数据做慢时间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距离-速度-幅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宇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宇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43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