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横梁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03851.8 | 申请日: | 202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楠;黄继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张相升;杨仁波 |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机构 仪表板 横梁 组件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横梁组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能够溃缩吸能的溃缩支架,所述溃缩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溃缩部、第二溃缩部和第三溃缩部;所述第一溃缩部远离所述第三溃缩部的一端安装有具有间隙调整螺母的螺母支撑板;所述第三溃缩部上具有用于与仪表板横梁连接的溃缩部翻边。本申请公开的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横梁组件,在碰撞发生时,溃缩支架的第一溃缩部、第二溃缩部、第三溃缩部中一个溃缩部或几个溃缩部会发生溃缩,从而为前机舱溃缩提供缓冲空间,有效防止碰撞时前机舱内零部件挤压侵入乘员舱造成驾驶员伤害,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CCB连接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横梁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对乘用车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碰撞安全逐步成为人们在购车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许多车型CCB与车身前围钣金的连接结构形式相对单一,强度和刚度过大,高速碰撞发生时无法产生有效溃缩,存在侵入驾驶舱伤害乘员的风险,安全性能还有待提升。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在碰撞时能够发生溃缩,安全性能高的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横梁组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碰撞时能够发生溃缩,安全性能高的连接机构及仪表板横梁组件。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连接仪表板横梁和前围钣金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能够溃缩吸能的溃缩支架,所述溃缩支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溃缩部、第二溃缩部和第三溃缩部;
所述第一溃缩部远离所述第三溃缩部的一端安装有具有间隙调整螺母的螺母支撑板;
所述第三溃缩部上具有用于与仪表板横梁连接的溃缩部翻边。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溃缩部通过可断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溃缩部连接。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溃缩支架上具有弱化凹槽。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溃缩部由两个具有第一侧板和第一顶板的第一溃缩架对接而成,所述第二溃缩部由两个具有第二侧板和第二顶板的第二溃缩架对接而成,所述第三溃缩部由两个具有第三侧板和第三顶板的第三溃缩架对接而成;
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依次连接;
所述螺母支撑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一顶板连接,所述溃缩部翻边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和/或所述第三顶板上。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侧板主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主板的一端且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主板的一侧倾斜延伸的第二侧板延伸板;
所述第一侧板处于所述第二侧板主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延伸板连接,所述第三侧板连接与所述第二侧板主板连接。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侧板设置有弱化通孔;
在沿着所述第二侧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弱化通孔的开口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小。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侧板包括第二侧板主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主板上且朝向所述第二侧板主板的一侧倾斜延伸的第二侧板延伸板;
所述弱化通孔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主板上,所述弱化通孔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延伸板上。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母支撑板上具有支撑板翻边,所述支撑板翻边与所述第一溃缩部连接。
本申请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仪表板横梁组件,包括仪表板横梁、用于安装定位仪表板的安装架、用于支撑转向机构的支撑架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机构;
所述安装架和所述支撑架分别与所述仪表板横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3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