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呼吸科患者的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3038.0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3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贾钦尧;王涛;曾强;张建武;宋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北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呼吸 患者 功能 康复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呼吸科患者的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台面,所述台面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四个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台面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台面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难度可调节的呼吸训练机构,通过进气口及出气口的设置,使得该装置不仅可以对患者进行呼气训练,还能进行吸气训练,使得训练效果更强,通过控制阀的设置,可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训练量,以便于适应不同的患者进行训练,针对性强,得该装置便于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难度的调节,循序渐进,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呼吸科患者的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心肺功能是人体心脏泵血及肺部吸入氧气的能力,而两者的能力又直接影响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动,故此十分重要,心肺功能良好,也反应身体主要机能都可健康运作。肺功能康复训练又称呼吸康复训练,是肺疾病患者整体肺功能康复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呼吸科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借助仪器锻炼肺功能,而现有的仪器大多数结构单一,不能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设置相应的训练强度,不利于轻重患者肺功能的训练,训练效果差,另外,现有的训练装置只能单独训练呼气或吸气,功能性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呼吸科患者的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呼吸科患者的肺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台面,所述台面的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可伸缩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四个所述支撑腿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台面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台面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台面的上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难度可调节的呼吸训练机构;
所述呼吸训练机构包括设置于底板的上表面一侧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侧设置有三个依次排列的第三管体、第二管体及第一管体,所述第三管体、第二管体及第一管体的顶端设置有连通管,且所述第三管体、第二管体及第一管体内均设置有空心浮球;
所述连通管的顶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底板内分别设置有第一通气道及第二通气道,所述第一通气道的进口及第二通气道的出口均与进气管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通气道的进口延伸至底板的外侧并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及进气口上均设置有用于调节训练难度的档位调节机构,通过进气口及出气口的设置,使得该装置不仅可以对患者进行呼气训练,还能进行吸气训练,使得训练效果更强;
所述第一通气道分别与第三管体、第二管体及第一管体的底部相连通,且所述第三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之间的第一通气道处均设置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的设置,可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训练量,以便于适应不同的患者进行训练,针对性强;
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置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气球连接口,所述气球连接口上连接有气球,且所述气球连接口上设置有与其螺纹连接的密封帽,通过气球连接口的设置,可对患者继续增加训练难度,通过在气球连接口上连接气球,有利于增强训练的难度,更加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密封帽的作用下,当不需要增加难度时,可通过密封帽将气球连接口进行堵塞。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管体、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及进气管均为透明结构,且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可拆卸的伸缩吹气管,通过将第三管体、第二管体、第一管体及进气管设置为透明结构,便于训练时观察空心浮球的动向,通过设置可拆卸的伸缩吹气管,便于对伸缩吹气管进行拆卸更换或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北医学院,未经川北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3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