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窗口内指针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2753.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7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诗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2 | 分类号: | G06F3/04812;G06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焦志刚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窗口 指针 显示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口内指针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上投屏生成协同窗口,在用户通过第二设备的鼠标操作时,响应于所述第二设备的鼠标指针处于所述协同窗口内第一区域内,以第一形状显示鼠标指针,响应于所述第二设备的鼠标指针处于所述协同窗口内第二区域内,以第二形状显示鼠标指针,进而实现第二设备根据指针形状信息动态配置第二设备的指针在所述协同窗口内的显示形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口内指针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手机协同目标设备(例如PC设备、PAD或者大屏设备)作业时,手机上的应用以协同窗口方式显示在目标设备。由于协同窗口传递的是点击事件而并非鼠标,若用户想要通过鼠标在协同窗口内进行文本选择,因缺失鼠标指针移动到文本上并变换为文本指针后单击拖动选择目标文本的方式,用户只能通过长按鼠标触发选中文本,导致操作不便捷,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口内指针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上投屏生成协同窗口,在用户通过第二设备的鼠标操作时,响应于所述第二设备的鼠标指针处于所述协同窗口内第一区域内,以第一形状显示鼠标指针,响应于所述第二设备的鼠标指针处于所述协同窗口内第二区域内,以第二形状显示鼠标指针,进而实现第二设备根据指针形状信息动态配置第二设备的指针在所述协同窗口内的显示形状。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窗口内指针的显示控制方法,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上投屏生成协同窗口,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所述第二设备的鼠标指针处于所述协同窗口内第一区域内,以第一形状显示鼠标指针;响应于所述第二设备的鼠标指针处于所述协同窗口内第二区域内,以第二形状显示鼠标指针。
进一步地,所述协同窗口内显示内容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内显示内容相同;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协同窗口内各控件占用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协同窗口内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协同窗口内各显示控件占用的区域包括文本区域和图像区域;其中,所述文本区域为所述协同窗口内文本控件占用的区域,所述图像区域为所述协同窗口内图像控件占用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响应于所述第二设备的鼠标指针处于所述协同窗口内第二区域内,以第二形状显示鼠标指针包括所述第一设备执行的以下步骤: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协同窗口内鼠标指针相对于所述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的相对位置信息;若确定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控件的目标子区域内,则获取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匹配的指针形状信息;以及将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匹配的指针形状信息反馈给所述第二设备,以使所述第二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二设备的鼠标指针处于所述协同窗口内第二区域内,以第二形状显示鼠标指针。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控件的目标子区域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鼠标指针在所述第一设备的显示界面的相对位置信息模拟鼠标指针输入。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控件的目标子区域内包括:在所述模拟鼠标指针输入的阶段,根据监控到的鼠标指针移动事件确定所述鼠标指针的当前位置是否落入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控件的目标子区域内,若是,则确定所述相对位置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显示控件的目标子区域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模拟鼠标指针输入的阶段,设置所述鼠标指针的属性;其中,所述鼠标指针的属性包括可见属性,所述设置所述鼠标指针的属性包括将所述鼠标指针的可见属性设置为隐藏。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子区域匹配的鼠标指针形状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目标子区域与鼠标形状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鼠标指针的当前位置所落入的所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鼠标指针形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荣耀终端有限公司,未经荣耀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27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