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八叉树地图构建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2549.0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0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文;韩东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G01C22/00;G01S17/86;G01S17/89;G06K9/32;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韩雪梅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八叉树 地图 构建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叉树地图构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激光雷达和里程计数据,采用激光图优化SLAM算法确定关键帧以及关键帧下的移动机器人位姿;采集环境点云信息,并将点云数据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下;将坐标转换后的点云信息进行拼接,得到三维点云地图;基于三维点云地图,对激光图优化SLAM算法进行回环检测和后端优化,得到更新后的移动机器人位姿和更新后的三维点云地图;对更新后的三维点云地图进行滤波,去除更新后的三维点云地图的离群点;将滤波后的三维点云地图转化为八叉树地图。相对于点云地图,本发明构建的八叉树地图易于存储,占用内存空间更小,灵活方便,可直接用于导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机器人三维地图构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八叉树地图构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应用场景和任务的要求,二维地图已经不能满足任务要求,三维地图更能够详细描述三维空间环境,因此对三维地图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三维地图的应用不仅用于移动机器人的定位,还需要其他的应用需求,比如三维重建,导航,避障等。三维地图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点云和八叉树两种。其中,点云地图构建方式主要有3D激光SLAM、视觉SLAM、2D激光与视觉结合的SLAM。其中,视觉SLAM对光照和环境敏感,对计算机算力要求高,且计算位姿不如激光精确。3D激光SLAM成本高昂,且需要对大量点云进行匹配等操作,对计算机性能要求高。相比于视觉和3D激光构建点云地图的方法,2D激光与相机结合的方式更合适,2D激光图优化SLAM的可靠性和精度更高,例如Cartographer和Karto图优化SLAM等算法已经成为了较为成熟的2D激光的建图算法,更适用于日常环境和大场景建图等。在2D激光图优化SLAM基础上,采用相机的点云信息进行点云地图构建更具有实际意义。
但三维点云地图是稀疏的,移动机器人并不能知道三维点云地图是否可以通过。同时点云地图还提供了不必要的细节。例如窗帘的褶皱等我们不需要关系的细节,把这种信息放在地图里浪费空间。因此需要转换为一种压缩的、可更新的和分辨率可调的八叉树地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八叉树地图构建方法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八叉树地图构建方法,包括:
根据激光雷达和里程计数据,采用激光图优化SLAM算法确定关键帧以及关键帧下的移动机器人位姿;
采集环境点云信息,并将点云数据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下;
将坐标转换后的点云信息进行拼接,得到三维点云地图;
基于三维点云地图,对激光图优化SLAM算法进行回环检测和后端优化,得到更新后的移动机器人位姿和更新后的三维点云地图;
对更新后的三维点云地图进行滤波,去除更新后的三维点云地图的离群点;
将滤波后的三维点云地图转化为八叉树地图。
可选地,采用激光图优化SLAM算法确定关键帧,具体包括:
若当前帧为第一帧,则不进行扫描匹配;
若当前帧不是第一帧,则判断当前帧与上一关键帧的采集时间间隔、移动距离或航向角的差值是否超过设定的阈值;
若是,则判断当前帧为关键帧;
若否,则舍弃当前帧。
可选地,所述将点云数据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下,具体包括:
获取相机坐标系与移动机器人坐标系的位姿转换关系;
根据所述移动机器人位姿和所述位姿转换关系,将点云数据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2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