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多场景应用电子听诊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2392.1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甲;金吉振;李江涛;曹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H04R1/10;H04W4/8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场景 应用 电子 听诊器 | ||
一种便携式多场景应用电子听诊器,包括听诊器头,听诊器头与手持终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手持终端与耳机有线或者蓝牙连接;本发明取消了传统听诊器中的听诊管和耳挂,取而代之的是蓝牙耳机和/或有线耳机,当蓝牙耳机受到较强电磁辐射干扰无法正常使用时采用有线耳机听诊;当不便使用有线耳机听诊时可以通过蓝牙发射器可将听诊音传输给多个蓝牙耳机,实现非接触式听诊;使用基于蓝牙5.0的音频蓝牙芯片,可实现一对多和多对多蓝牙设备终端同时连接,构建电子听诊器物联网;较蓝牙4.0的传输速度、传输距离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场景应用电子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一种内外科医生常用的医学诊断仪器,应用于病人呼吸音、心肺音的听诊。传统的听诊器通常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由于传统的听诊器存在噪声大,听诊的声音微弱等缺点,人们设计出电子听诊器,即利用电子技术放大听诊音以克服传统听诊器声音小、噪声大的缺点。
通过对现有电子听诊器的调研,可以发现其存在以下不足:多数电子听诊器还是通过耳机线和电子听诊器连接,有的依然保留了听诊管和耳挂,没有无线传输和多终端输出的功能。有管或有耳机线的电子听诊器在传染病区穿戴多层严密防护隔离服的条件下无法使用,限制其使用场景。此外,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电子听诊器都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不容易更换部件,携带起来不方便。
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可拆卸组装且应用场景广泛的多功能听诊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多场景应用电子听诊器,能够拆卸组装,并且结构简单,具备多种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多场景应用电子听诊器,包括听诊器头1,听诊器头1与手持终端2活动连接,手持终端2与耳机3信号连接;
所述的耳机3为有线耳机31和/或蓝牙耳机32,手持终端2设有有线耳机接口26和/或蓝牙发射器24,通过手持终端2设有的有线耳机接口26与有线耳机31连接,和/或通过手持终端2设有的蓝牙发射器24与蓝牙耳机32连接;
所述的听诊器头1上设置有麦克风11,听诊器头1一端面设有连接头12,手持终端2的听诊器壳体27顶部设置有固定孔271,连接头12插在固定孔271中。
所述的手持终端2包括位于外壳27内的硬件PCB主板28,硬件PCB主板28上集成有主控芯片286,主控芯片286分别与编解码模块282、蓝牙模块284、按键模块285、存储模块287和显示模块288信号连接,主控芯片286和电源模块289电连接;编解码模块282分别与麦克风模块281、有线耳机模块283、蓝牙模块284信号连接。
所述的壳体27的平面上设置有显示屏21与按键22,存储器23通过壳体27外侧壁开孔安置于硬件PCB主板28上,充电接口25与有线耳机接口26位于外壳27底部。
所述的显示屏21与显示模块288信号连接;充电接口25电信号连接电源模块289;按键22与按键模块285信号连接;有线耳机模块283、蓝牙模块284分别与蓝牙发射器24、有线耳机31、蓝牙耳机32信号连接;麦克风模块281与听诊头1上的麦克风11信号连接。
所述的蓝牙模块284为基于蓝牙5.0的音频蓝牙芯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取消了传统听诊器中的听诊管和耳挂,取而代之的是蓝牙耳机32和/或有线耳机31,当蓝牙耳机32受到较强电磁辐射干扰无法正常使用时采用有线耳机31听诊;当不便使用有线耳机31听诊时可以通过蓝牙发射器可将听诊音传输给多个蓝牙耳机32,实现非接触式听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23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