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装空投着陆模拟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1858.6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6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洪淼;卢章树;刘清波;季享文;孙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4100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装 空投 着陆 模拟 试验装置 | ||
一种重装空投着陆模拟试验装置,涉及重装空投领域。该重装空投着陆模拟试验装置包括重装着陆面、可沿重装着陆面移动的龙门架、一端铰接于龙门架的滑轨、滑动连接于滑轨上的牵引滑车和分离滑车、驱动牵引滑车沿滑轨移动的牵引卷扬机、吊设重装装备的吊带系统及分离控制系统,牵引滑车和分离滑车可分离地连接;吊带系统用于将重装装备连接于牵引滑车和分离滑车;分离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分离滑车与牵引滑车分离及控制重装装备与牵引滑车和分离滑车分离。本实施例提供的重装空投着陆模拟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重型装备空投着陆地面验证试验能力不足、成本高、试验周期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重装空投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装空投着陆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重装空投是指从空中向指定地域投送重型武器装备,其是现代空降兵远程机动和火力突击能力的重要保证,为占得先机、取得战场主动权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当前重装空投装备向着大重量、大体积、多种类方向发展,为保证装备落地即可投入战场,重装空投对装备的着陆过载、姿态都有着较高的要求,着陆过载、姿态控制是产品研制的关键环节。
现有的重装空投均采用伞降配合气囊缓冲着陆的方式,即装备从飞机空投之后展开降落伞进行稳定降落,待装备降落至着陆时,降落伞与装备分离,着陆缓冲系统对装备剩余速度进行着陆缓冲,因此,重装空投过程受到着陆过载、姿态受气囊缓冲效能、系统着陆速度、地面工况等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的相互关联作用使得系统着陆过程机理十分复杂,难以精确仿真和计算,仅靠理论设计难以达到空投装备着陆缓冲系统方案的最优化设计,这也制约着重装空投产品的研制和专业技术的发展。
目前国内对于重型空投装备(10t及以上)的空投着陆验证试验能力较弱,仅通过吊车将装备起吊一定高度后释放,使其自由落体完成着陆过程,这仅模拟了空投装备垂直落速,无法验证装备同时具备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着陆工况,导致试验结果与实际空投等效性较差,难以满足重装空投验证试验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装空投着陆模拟试验装置,其能够实现重型装备以不同的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和着陆地面条件下空投着陆工况的模拟,从而为产品研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解决了现有重型装备空投着陆地面验证试验能力不足、空投试验验证试验组织协调难度大、成本高、试验周期长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重装空投着陆模拟试验装置,其包括:
重装着陆面;
龙门架,龙门架被配置成可沿重装着陆面的长度方向移动;
滑轨,滑轨被配置成可沿竖直平面转动地铰接于龙门架;
滑车系统,滑车系统包括滑动连接于滑轨上的牵引滑车和分离滑车,分离滑车靠近龙门架布置且可分离地连接于牵引滑车;
牵引卷扬机,牵引卷扬机设于滑轨远离龙门架的一端,用于驱动牵引滑车沿滑轨滑动;
吊带系统,吊带系统包括至少四根连接重装装备的连接吊带、至少两根连接重装装备靠近牵引滑车一端的前斜拉吊带和至少两根连接重装装备远离牵引滑车一端的后斜拉吊带,各根连接吊带的另一端可分离地连接牵引滑车,各根前斜拉吊带的另一端可分离地连接分离滑车靠近牵引滑车的一端,各根后斜拉吊带的另一端可分离地连接分离滑车远离牵引滑车的一端;
分离控制系统,分离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分离滑车与牵引滑车分离、控制连接吊带与牵引滑车分离及控制前斜拉吊带和后斜拉吊带与分离滑车分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分离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控阀、第二电控阀、第一电起爆器和第二电起爆器,牵引滑车通过与第一电控阀连接的第一连接环连接各根连接吊带,分离滑车通过与第二电控阀连接的第二连接环连接牵引滑车,分离滑车通过与第一电起爆器连接的第一分离接头连接前斜拉吊带,分离滑车通过与第二电起爆器连接的第二分离接头连接后斜拉吊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1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