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1720.6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曹广胜;程庆超;刘影;吴佳骏;李丹;徐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0 | 分类号: | G01N13/00;G01N13/04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油渗吸 效果 测量 装置 | ||
1.一种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包括容器(12),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12)内设封闭机构;
所述封闭机构,用于将岩心(7)的柱面与流体隔绝开来以使渗吸反应只发生在所述岩心(7)的两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封闭套(5);
所述封闭套(5)套在所述岩心(7)的所述柱面上以隔绝所述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套(5)采用弹性材质;
以及/或,
所述封闭套(5)与所述容器(12)之间具有环压区(6);
所述环压区(6)连接环压泵(8);
所述环压泵(8),用于向所述环压区(6)施加环压;
所述环压,用于提高所述封闭套(5)与所述柱面的贴合度以增加所述隔绝的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闭套(5)的两端分别连接上段塞(2)及下段塞(10)以形成渗吸发生腔;
所述上段塞(2)与所述下段塞(10)之间管线连接流体供给系统;
所述流体供给系统,用于向所述渗吸发生腔内输送所述流体并施加渗吸压力以模拟不同的地下压力及渗吸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体供给系统包括渗吸液供给单元(13)及原油供给单元(11);
所述上段塞(2)管线连接所述渗吸液供给单元(13);
所述下段塞(10)管线连接所述原油供给单元(11);
所述渗吸液供给单元(13)与所述原油供给单元(11)管线连接施压泵(15);
所述施压泵(15),用于驱动所述渗吸液供给单元(13)和/或所述原油供给单元(11)向所述岩心(7)输送渗吸液和/或原油及施加所述渗吸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段塞(2)与所述岩心(7)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上渗吸腔(4)以盛装所述渗吸液;
所述下段塞(10)与所述岩心(7)的下端面之间形成下渗吸腔(9)以盛装所述原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段塞(2)内部具有三通结构,所述上段塞(2)上端连接毛细管测量计,侧面管线连接渗吸液供给单元(13),下端与所述上渗吸腔(4)连通;
以及/或,
所述下段塞(10)内部具有二通结构,所述下段塞(10)下端管线连接原油供给单元(11),上端与所述下渗吸腔(9)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段塞(2)内设置倒漏斗状空腔,所述下段塞(10)内设置漏斗状空腔;
所述倒漏斗状空腔与所述上渗吸腔(4)连通,所述漏斗状空腔与所述下渗吸腔(9)连通;
所述倒漏斗状空腔及所述漏斗状空腔,用于扩大渗吸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渗吸腔管线连接二氧化碳供给单元;
所述二氧化碳供给单元,用于向所述上渗吸腔输送二氧化碳以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对渗吸的影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密油渗吸效果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压泵(8)及所述施压泵(15)分别连接恒压控制单元(16);
所述恒压控制单元(16),用于控制所述环压腔及所述渗吸发生腔内压力保持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17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陶瓷片辅助安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液面自动补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