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抱箍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1657.6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鹏;赵健康;李捍平;李文杰;王根成;丛贇;赵鹏;侯松生;饶文彬;王昱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H02G7/14;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欣欣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抱箍,该电缆抱箍包括:上弧形抱箍、下弧形抱箍;其中,所述上弧形抱箍在所述下弧形抱箍的纵向中间位置处相对设置在所述下弧形抱箍的上方,并且,所述上弧形抱箍和所述下弧形抱箍之间形成电缆存放通道;所述下弧形抱箍的纵向呈马鞍状结构。本发明上弧形抱箍在下弧形抱箍的纵向中间位置处相对设置在下弧形抱箍的上方,并且,上弧形抱箍和下弧形抱箍之间形成电缆存放通道,用于对电缆进行支撑并提供固定点;通过下弧形抱箍对电缆进行弧形支撑,增大支撑面积,缓冲电缆下弯的弧度,减小电缆的应力集中,降低了振动作用下电缆结构层所承受的应力集中的情况,提高电缆线路运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抱箍。
背景技术
电缆敷设完成后需要采用电缆抱箍将电缆固定在支架上,对于高压电缆,由于是单芯结构因此通常采取两种固定抱箍,一种是单芯电缆用单个抱箍固定,另一种是三芯电缆用一个抱箍固定。
通过对于桥梁等环境下的高压电缆线路的研究发现,对于单芯电缆用单个抱箍进行固定的形式,由于电缆与现有的抱箍之间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在机械振动的作用下,会导致与抱箍接触的电缆的结构层的受到的机械应力过于集中,导致电缆结构发生形变甚至导致电缆线路故障。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缆抱箍,旨在解决现有抱箍与电缆之间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电缆的结构层的受到的机械应力过于集中致使电缆结构发生形变甚至导致电缆线路故障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缆抱箍,该电缆抱箍包括:上弧形抱箍、下弧形抱箍;其中,所述上弧形抱箍在所述下弧形抱箍的纵向中间位置处相对设置在所述下弧形抱箍的上方,并且,所述上弧形抱箍和所述下弧形抱箍之间形成电缆存放通道,用于对电缆进行支撑并提供固定点;所述下弧形抱箍的纵向呈马鞍状结构,用于对电缆进行弧形支撑。
进一步地,上述电缆抱箍,所述下弧形抱箍包括:固定段和两个弧形段;其中,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上弧形抱箍相适配,并且,所述固定段与所述上弧形抱箍围设形成圆形通道,以提供支撑固定点;两个所述弧形段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段的两侧,用于适配所述电缆在重力作用下弯曲的钩挂弧度,以分别对所述电缆固定处的两侧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上述电缆抱箍,所述弧形段上设有增重块,用于对所述弧形段进行增重,以增大所述弧形段的下弯弧度。
进一步地,上述电缆抱箍,所述增重块沿所述弧形段的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连接在所述弧形段的外壁上,用于调节所述弧形段的下弯弧度。
进一步地,上述电缆抱箍,两个所述弧形段的圆心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段的下方,并且,两个所述弧形段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电缆抱箍,所述上弧形抱箍上设有振动检测传感器,用于接触所述电缆,以测量所述电缆的机械振动量。
进一步地,上述电缆抱箍,所述上弧形抱箍的外壁上设有振动采集单元,其与所述振动检测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振动检测传感器测量的机械振动量。
进一步地,上述电缆抱箍,所述上弧形抱箍的横向中间位置设有贯穿所述上弧形抱箍的测量孔,并且,所述振动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测量孔内或穿设于所述测量孔。
进一步地,上述电缆抱箍,所述下弧形抱箍的外周在所述上弧形抱箍的正下方处设有下支撑部,用于对所述下弧形抱箍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上述电缆抱箍,所述上弧形抱箍和所述下弧形抱箍的两侧连接处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1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