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I智能大便隐血检测、分析诊断的医疗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01563.9 | 申请日: | 202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姜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百岁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21/01;F24F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索邦智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79 | 代理人: | 曹松腾 |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i 智能 大便 隐血 检测 分析 诊断 医疗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健康检查领域的一种AI智能大便隐血检测、分析诊断的医疗机器人,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下方设置有指控车体,所述检测箱体顶端设置有打印终端,所述打印终端上方设置有控制箱体,所述检测箱体一侧壁上开设有检测进入槽,所述检测进入槽一侧滑动连接有密封挡板;本发明可以通过滑移推杆控制移动定位槽板沿着导向轮移动到检测箱体的外部,便于将样品放置盒放入到样品定位放置槽中,解决了现有的需要将样品放置在检测箱体内部,放置过程较为不便的问题,而且在移动定位槽板移动过程中,即可以通过试剂自动化注入器注射试剂,通过CCD检测相机实时检测,实现对大便隐血的自动化检测,提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AI智能大便隐血检测、分析诊断的医疗机器人。
背景技术
大便隐血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下均不能证实的出血。在临床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20%的患者可出现隐血试验阳性,晚期病人的隐血阳性率可达到90%以上,并且可呈持续性阳性;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病人大便隐血试验多呈间断性阳性;痢疾、直肠息肉、痔疮出血等也可使大便中出现较多红细胞,导致隐血试验阳性。因此,大便隐血检查可作为检测各种原因所致的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检测试验,是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检查大便隐血主要有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化学法。
但是现有的大便隐血检测装置在检测时,需要将检测盒放置在检测设备内部,有时候需要弯腰操作,较为不便,而且检测过程中,异味到处乱飘,污染空气。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AI智能大便隐血检测、分析诊断的医疗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I智能大便隐血检测、分析诊断的医疗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AI智能大便隐血检测、分析诊断的医疗机器人,包括检测箱体,所述检测箱体下方设置有指控车体,所述检测箱体顶端设置有打印终端,所述打印终端上方设置有控制箱体,所述检测箱体一侧壁上开设有检测进入槽,所述检测进入槽一侧滑动连接有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开合推杆,所述开合推杆的底部与所述检测箱体的内底部一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检测箱体底部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框,所述导向框中部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上方设置有移动定位槽板,所述移动定位槽板一端部设置有滑移推杆,所述滑移推杆与所述移动定位槽板以及所述检测箱体的内壁均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体上方通过卡槽连接有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一侧设置有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与所述控制箱体通过卡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体内部一角处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检测箱体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定位槽板为L型结构,所述移动定位槽板包括开设于所述移动定位槽板底部的导向槽和均匀开设于所述移动定位槽板顶端的样品定位放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样品定位放置槽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样品定位放置槽用来放置样品放置盒,所述导向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导向轮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箱体顶部一角处固定连接有空气净化器,所述检测箱体上方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试剂自动化注入器,所述试剂自动化注入器一侧设置有CCD检测箱体,所述CCD检测箱体与所述检测箱体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体内部通过螺钉连接有主控板,所述主控板一角处设置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一侧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一侧设置有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以及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主控板均通过锡焊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百岁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百岁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1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