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0068.6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9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陈家鑫;钟伊南;赵兵兵;黄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5/06 | 分类号: | A61K45/06;A61K31/785;A61K9/14;A61K31/136;A61K31/555;A61K31/704;A61K33/243;A61P35/00;B82Y5/00;B82Y40/00;C08G64/18;C08G64/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冒艳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一氧化氮 聚碳酸酯 类载药 纳米 化疗 增敏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含一氧化氮供体的聚碳酸酯嵌段共聚物与小分子化疗药物通过自组装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由聚乙二醇和硝酸酯环碳酸酯单体通过开环聚合,得到嵌段共聚物,然后再通过自组装得到载药纳米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选自1000-20000g/mol;聚乙二醇与聚碳酸酯分子量大小比例在1∶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mPEG-PNTC的合成: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环碳酸酯单体NTC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加入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制备得到聚碳酸酯共聚物mPEG-PNTC;
(2)载药纳米粒子的制备:首先将共聚物与化疗药物溶解在DMF溶剂中,在去离子水或PB缓冲液透析介质中透析,得到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物胶束中的一氧化氮供体硝酸酯基团与癌细胞细胞内谷胱甘肽反应,释放出一氧化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氧化氮的释放过程打破肿瘤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降低谷胱甘肽的含量,减轻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解毒作用,同时激活肿瘤细胞内氧化应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一氧化氮供体的化疗增敏剂纳米颗粒在肿瘤微环境的刺激下响应性释放出一氧化氮气体分子,改变肿瘤细胞微环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分子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蒽二酮类和铂类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蒽环类/蒽二酮类包括阿霉素、米托蒽醌、表柔比星;铂类药物包括顺铂、卡铂或两者的混合。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制备的基于一氧化氮的聚碳酸酯类载药纳米化疗增敏剂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006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