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98563.4 申请日: 2021-08-27
公开(公告)号: CN113683145B 公开(公告)日: 2023-05-12
发明(设计)人: 郭季璞;张欣宜;马悦红;杨育娟;鱼小兵;张燕涛;吴健;吕平海;刘子瑞;丁德;钱珂珂;陈昌伟;周忻宇;白晓春;雷磊;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供电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西北大学
主分类号: C02F1/04 分类号: C02F1/04;C02F9/00;B01D36/02;B01D35/16;C02F101/16;C02F1/28;C02F1/461;C02F1/00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代理人: 安彦彦
地址: 710054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变电站 废水 蒸发 排放 系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蓄水池和降膜蒸发装置,所述蓄水池和降膜蒸发装置通过污水管连接,所述降膜蒸发装置内部设置若干降膜管,所述降膜管外侧设置亲水性聚合物材料,所述降膜蒸发装置顶部设置蒸汽排出管,所述降膜管上部设置滴液器,所述滴液器用于将所述污水管输送进所述降膜蒸发器的污水输送至所述降膜管外侧;所述降膜蒸发装置下部与污水回流管一端连通,污水回流管另一端与蓄水池连通。采用竖管降膜蒸发,在降膜蒸发管外设置亲水材料,亲水材料有助于破坏液膜表面张力,液膜自身热容量小,便于快速蒸发,缩短了降膜蒸发装置启动时间,增加了装置生活污水蒸发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中国,约70%的变电站地处市政条件不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很多变电站的原有生活污水处理方式粗放,同时伴随着环境法规及排放标准的日益提高,变电站原有生活污水处理及排放方式受到极大挑战。此外,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工作的深入,新建变电站运行人员锐减,变电站生活污水量减少,这对原有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带来了极大影响。变电站生活污水排放量很小,变电站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站内运行人员和值守人员生活排放,偶有巡视检修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量很少。变电站生活污水主要为站内工作人员生活污水。目前,新建110kV及220kV变电站一般为无人值守站,但是许多老站内工作人员依然较多。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作人员洗涤污水、冲厕废水和淋浴废水等,主要污染物为COD、BOD、SS;主要特点有排放量较小且污水量间歇排放波动大,每天不同时段的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且较集中。

变电站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好,污染程度较低。变电站生活污水主要由人粪尿、洗涤废水、洗漱废水、厨房废水等组成。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包括SS、COD、BOD5、TP、TN等,pH接近中性,基本不含重金属及其他难降解有机物。BOD5/COD>0.5,生化性好。与此同时,变电站生活污水水质波动较大。在不同时段,变电站生活污水来源不同,主要污染因子也不同。目前变电站主流污水处理工艺为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原理,典型工艺流程,主要特点是采用A/O工艺、并有出水回流和污泥回流,能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出水经消毒后排放。剩余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实现减量化和稳定化,消化污泥清掏周期为1~2年,采用吸泥车外运。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使用越来越普及。但是,随着运行人数减少,生活污水排放量太小,不连续,一般污水先进入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中的调节池,水量满足处理要求后再进行处理。目前,因变电站污水排放量小,微生物无法正常生长,导致生物接触氧化处理难以实现,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无法投入正常使用,仅能达到化粪池的功能。针对变电站水质情况,如何实现变电站污水零排放成了目前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实现变电站污水零排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变电站废水降膜蒸发零排放系统,包括蓄水池和降膜蒸发装置,所述蓄水池和降膜蒸发装置通过污水管连接,所述降膜蒸发装置内部设置若干降膜管,所述降膜管外侧设置亲水性聚合物材料,所述降膜蒸发装置顶部设置蒸汽排出管,所述降膜管上部设置滴液器,所述滴液器用于将所述污水管输送进所述降膜蒸发装置的污水输送至所述降膜管外侧;所述降膜蒸发装置下部与污水回流管一端连通,污水回流管另一端与蓄水池连通。进一步的,亲水性聚合物材料为棉布、化纤布中的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的,亲水性聚合物材料厚度为1-20mm。

进一步的,亲水性聚合物材料经过改性,所述改性过程为:先用异丙醇初步浸泡所述亲水性聚合物材料30-90min,然后放入改性溶液中改性,在超声的环境下浸泡1-1.5小时,然后取出,静置10小时后干燥,将干燥后的亲水性聚合物材料饱和吸水后放在暗室,用紫外灯照射8小时-12小时。

进一步的,改性溶液为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乙烯醇、乙二胺、丙烯酸、戊二醛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供电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西北大学,未经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安供电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西咸新区供电公司;西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8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