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升机旋翼系统配套轴承试验机以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7618.X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1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波;张佩思;姜艳红;郭帅;雷鸣浩;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B64F5/60 |
代理公司: | 杭州西木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25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24400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升机 系统 配套 轴承 试验 以及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直升机旋翼系统配套轴承试验机,包括:加载系统;以及双旋翼系统;所述双旋翼系统包括:空心外旋翼轴;内旋翼轴,以及动力单元;通过螺旋桨模拟系统模拟直升飞机不同飞行状态,使不同受力状态的力通过浮摆系统传递给安装有待试验轴承组的双旋翼系统上,进而实现待试验轴承组的性能测试,利用浮摆系统中的浮动钢球,使力传递过程稳定、平滑传递至待试验轴承组,实现真实工况下进行轴承性能测试;利用设于机架一侧的输入端轴承测试系统,实现旋翼轴承与输入端轴承进行同步试验,提高试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直升机旋翼系统配套轴 承试验机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是指具有绕同一理论轴线一正一反旋转的上 下两副旋翼,由于转向相反,两副旋翼产生的扭矩在航向不变的飞行 操纵,共轴双旋翼在直升机的飞行中,既状态下相互平衡,通过上下 旋翼总距差动产生不平衡扭矩可实现航向是升力面又是纵横向和航 向的操纵面。
中国专利CN 105136459 B公开了一种摆动油缸式直升机尾旋翼 系统配套组合关节轴承试验机。所述试验机的伺服驱动油缸通过油缸 支架固定在上平台上,支撑套由螺栓固定在试验机框架上平台的中 心,与支撑套相配合的操纵杆的上端与伺服驱动油缸的活塞杆螺纹连 接,操纵杆的下端与总距叉架相连;加载器箱体由螺栓固定在下平台 上,加载器箱体上安装低频摆动缸,其输出端与低频摆动轴的左端键 连接;所述四个立柱上分别通过液压缸支架和滑轮支架固定拉杆式液 压缸和滑轮组件。该试验机能够满足四支臂的尾旋翼配套组合关节轴 承综合服役寿命试验,能够准确模拟各关节轴承工作中所承受的载荷、运动等真实工况条件,而且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和操作方便 等优点。
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旋翼模拟并非按真实直升飞机的工作状态进 行设置,导致模拟参数与实际使用时的寿命参数相差较大,同时该模 拟没有解决将螺旋桨的力稳定的传输至待试验轴承上,影响最终轴承 寿命参数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直升机旋翼系统 配套轴承试验机,通过螺旋桨模拟系统模拟直升飞机不同飞行状态, 使不同受力状态的力通过浮摆系统传递给安装有待试验轴承组的双 旋翼系统上,进而实现待试验轴承组的性能测试,利用浮摆系统中的 钢球,使力传递过程稳定、平滑传递至待试验轴承组,实现真实工况 下进行轴承性能测试;利用设于机架一侧的输入端轴承测试系统,实 现旋翼轴承与输入端轴承进行同步试验,提高试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直升机旋翼系统配套轴承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载系统;以及
双旋翼系统,所述双旋翼系统与所述加载系统加载力的输出端相 连接;
所述双旋翼系统包括:
空心外旋翼轴;
内旋翼轴,所述内旋翼轴转动设于所述空心外旋翼轴的内部;以 及
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空心外旋翼轴与所述内旋 翼轴旋转;
加载系统模拟直升飞机的不同飞行状态,使不同飞行状态的受力 传递至安装在双旋翼系统上的待试验轴承组上,进而对待试验轴承组 进行性能参数试验。
作为改进,所述加载系统包括:
螺旋桨模拟系统;以及
浮摆系统,所述浮摆系统的上端与所述螺旋桨模拟系统相连接, 其下端与所述双旋翼系统连接;
所述螺旋桨模拟系统包括:
浮摇体支架;
模拟架,所述模拟架通过调心轴承与浮摇体支架相连接;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中浙高铁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76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