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局部高温产生空化效应制备二维材料纳米片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95854.8 | 申请日: | 202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柱;严莹;郭玉琴;王匀;张昆;任立辉;郭俊;陈尚爽;任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19/10 | 分类号: | B01J19/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高温 产生 效应 制备 二维 材料 纳米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局部高温产生空化效应制备二维材料纳米片的装置,包括一个空化容器(17),其特征是:空化容器(17)的内部正中间是垂直布置的螺旋桨(18)和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带动螺旋桨(18)旋转,空化容器(17)的外部套有一圈金属导体(6),金属导体(6)上绕有线圈(7),金属导体(6)和线圈(7)外部套有隔热套(8),隔热套(8)和金属导体(6)均通过连杆组件(5)固定连接于在空化容器(17)外部的升降装置,空化容器(17)的内部高度大于或等于隔热套(8)高度的五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高温产生空化效应制备二维材料纳米片的装置,其特征是:有两个所述的升降装置相对于空化容器(17)的中心对称布置,每个升降装置都由保护壳体(23)、丝杠(11)、移动块(9)、光杆(10)、轴承(25)以及第一电机(12)组成,保护壳体(23)内部设置丝杠(11)、移动块(9)和光杆(10),丝杠(11)上下垂直,下端同轴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丝杠(11)的上端经轴承(25)连接于保护壳体(23)的上部,丝杠(11)上配合套有移动块(9),移动块(9)通过螺母(22)固定连接连杆组件(5),丝杠(11)的两侧分别是一根光杆(10),两根光杆(10)和丝杠(11)平行,两根光杆(10)穿过移动块(9)上的孔且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保护壳体(23)的上部和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高温产生空化效应制备二维材料纳米片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杆组件(5)由一根水平杆和五根垂直杆连接组成,第一根垂直杆和第二根垂直杆分别位于丝杠(11)且下端均固定连接移动块(9),上端均向上伸出在保护壳体(23)的上方且共同固定连接一根水平杆的外端,水平杆的内端朝空化容器(17)方向延伸并固定连接第三根垂直杆和第四根垂直杆的上端,第三根垂直杆和第四根垂直杆的下端通过固定连接隔热套(8)和金属导体(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局部高温产生空化效应制备二维材料纳米片的装置,其特征是:连杆组件(5)的第五根垂直杆的下端和水平杆的外端固定连接,上端固定连接工作面板(3),工作面板(3)位于空化容器(17)的正上方,两个升降装置的两根第五根垂直杆共同支撑工作面板(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局部高温产生空化效应制备二维材料纳米片的装置,其特征是:空化容器(17)的外侧壁上装有多个温度传感器(4),工作面板(3)上设有电源(1)、温度显示器(2)和四个开关,第二电机(19)经第一开关(13)连接电源(1),温度显示器(2)经温度传感器(4)、第二开关(14)连接电源(1),线圈(7)经第三开关(21)连接于电源(1),第一电机(12)经第四开关(24)连接于电源(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高温产生空化效应制备二维材料纳米片的装置,其特征是:空化容器(17)用透明可视的导热材料制成,隔热套(8)由杜瓦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局部高温产生空化效应制备二维材料纳米片的装置,其特征是:隔热套(8)是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圆筒,其中心孔套在空化容器(17)外且与空化容器(17)的外壁不接触,隔热套(8)的内壁开有一圈环形的凹槽,金属导体(6)和线圈(7)位于这一圈环形的凹槽中,隔热套(8)和金属导体(6)、线圈(7)均不接触。
8.一种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制备二维材料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所需要制备纳米片的二维材料粉末与水依次加入到空化容器(17)内部,第二电机(19)驱动螺旋桨(18)旋转进行搅拌液体;
步骤B:给线圈(7)通电,被金属导体(6)所覆盖的空化容器(17)对应内部产生局部高温;
步骤C:升降装置工作,经连杆组件(5)带动金属导体(6)和隔热套(8)上下移动,从而移动空化容器(17)内部的局部加热位置,该局部加热位置与空化容器(17)内其余位置产生温度差导致压强变化,当压强降低至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内部产生空化效应,剥离所需要制备成纳米片的二维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58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GPS稻田艺术绘画定位系统
- 下一篇:多机协同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