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术中快速细胞识别及细胞学诊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5219.X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0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21/84;G01N1/31;G01N1/44;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金姿 |
地址: | 650504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快速 细胞 识别 细胞学 诊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术中快速细胞识别及细胞学诊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在水平方向上依次设有取样装置,染色容器以及显微镜模块。本发明通过术中快速细胞形态学识别及细胞学病理诊断,实现对细胞、组织类型的快速鉴定和恶性肿瘤细胞快速诊断。本发明的运作过程实现全自动化,省去大量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术中快速诊断,为精准临床手术提供了基础条件。本发明提供的装置为一体化设计,操作便捷,携带方便,节约了工作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诊断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术中快速细胞识别及细胞学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术中快速诊断主要用于:①确定组织类型或是否病变;②肿瘤病变的良恶性质鉴定;③判断肿瘤在邻近脏器或淋巴结中的播散范围;④判断手术切缘有无肿瘤浸润,以了解手术范围是否充足;⑤判定可疑微小组织来源(如甲状旁腺等)。在精准医疗背景下,临床手术强调对目标病灶、尤其是肿瘤病灶的精准切除范围,从而在尽可能保护器官功能的前提下避免病灶残余。因此,术中快速诊断在临床手术中应用广泛。
目前临床中常采用病理诊断方法包括石蜡切片和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石蜡切片需对切除标本进行石蜡包埋(2-3天),之后薄层切片再进行染色,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类型及有无病变,如需了解肿瘤特异性基因型,则需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整体诊断过程约需1周左右;石蜡切片整体耗时长,但诊断准确度最高。术中诊断通常采用快速冰冻诊断,该方法需将术中切除组织转运至病理科,后经技术员取材,包埋冷冻(约10min),薄切、贴附切片,再进行染色(约5min),整体耗时约15-30min,无法进行免疫组化协诊;冰冻诊断整体耗时较短,诊断准确度相对较高,但尤其依赖病理诊断医师经验。由于冰冻切片机设备较大,且操作中涉及多种试剂,无法满足手术室的空间和相对无菌要求,因此必须在室外诊断。其他一些快速诊断技术,如质谱分析技术通过确定不同离子质量而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诊断目的,但由于样品制备困难(要求样品纯度高,而手术样本极为复杂)、标准图谱库不完备和成本昂贵等因素,尚无法广泛应用于术中诊断。
手术中如需以冰冻切片良恶性诊断指导手术范围,则该手术台次所有医护人员需长时间等待,工作效率降低;患者麻醉和手术时间延长,可能造成药物副作用、术中感染等风险增加。在肝癌、结直肠癌等手术中,常需多次冰冻检查以判断手术切缘是否阴性(即判断肿瘤是否完整切除),则上述风险因重复的术中等待时间呈几何倍增加。此时,手术医生在精准手术范围和面临风险中常难以抉择。现有技术的缺陷不止体现在诊断时长,还体现在诊断经验要求和人力成本(三甲医院通常配备1-2名冰冻诊断医师/天,基层医院常不具备冰冻诊断能力)。在大多数肿瘤手术中,需根据肿瘤引流区域淋巴结是否转移,确定淋巴结清扫范围。数枚至数十枚淋巴结的术中快速诊断极为困难。例如,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常选择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则可能造成并发症风险增高;或仅对术前(影像学)明确发现的转移淋巴结执行治疗性清扫,则疾病复发风险增高。
术中快速诊断的需求和现有技术条件的矛盾是制约实现精准临床手术的主要矛盾。因此,发明一种更为快捷、操作简单、可在手术室内环境下使用、不依赖诊断医师经验,且不加重患者损伤的术中诊断方法和装置对加速精准医疗建设具有巨大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术中快速细胞识别及细胞学诊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未经刘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5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仓库物料管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速列车自主驾驶控制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