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多功能接驳换向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4753.9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2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斌;常磊;陈鸿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鼎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47/90;B65G43/08;B65G37/00;B65G59/00;B05B1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姜中阳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多功能 接驳 换向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多功能接驳换向机。所述全自动多功能接驳换向机包括:喷涂下箱体;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对称固定于所述喷涂下箱体顶部的两个平板输运线机架,所述平板输运线机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上设置有用于传动的平板链,设置于两个所述平板输运线机架上的传动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主动轴。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多功能接驳换向机通过在输送机构和送料装置之间设置的换向机构,并且配合传感器共同运作,可以对输送的电子元件进行换向,对电子元件方向和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所有的电子元件都可以以相同的方向进行输送,方便后续对电子元件的加工和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多功能接驳换向机。
背景技术
接驳机适用于SMT和AI生产线之间的连接,也可以用于PCB之缓动,检验,测试或电子元件手工插装。
通风使用接驳机可以实现SMT工艺自动化精艺生产,减少人工上板所带来的焊盘氧化,大量节减人力资源。
在现有技术中,在接驳机中的输送机构会将电子元件依次向不同的加工设备的位置进行输送,并在加工完成后从接驳机中输送出,但是接驳换向机在输送电子元件时,无法保证电子元件的输送方向,使得电子元件输出时具有方向存在差异,不方便电子元件的回收以及后续的加工。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全自动多功能接驳换向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多功能接驳换向机,解决了全自动接驳机电子元件输出时具有方向存在差异,不方便电子元件的回收以及后续的加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全自动多功能接驳换向机包括:喷涂下箱体;
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对称固定于所述喷涂下箱体顶部的两个平板输运线机架,所述平板输运线机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上设置有用于传动的平板链,设置于两个所述平板输运线机架上的传动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有主动轴;
Tray缓存机构,所述Tray缓存机构设置于所述平板链的顶部;
Tray盘冷却等待机构,所述Tray盘冷却等待机构固定于所述喷涂下箱体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平板输运线机架之间;
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固定于所述喷涂下箱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一侧,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换向气缸,所述换向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可以旋转的换向夹具。
优选的,所述喷涂下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铝型材机架,所述铝型材机架上设置有上机架亚克力透视窗和人机交互面板,并且铝型材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报警灯。
优选的,所述平板输运线机架固定于所述喷涂下箱体的顶部,两个所述平板输运线机架上均设置有Tray拆垛机构,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平板链相啮合,所述平板输运线机架的上设置有对电子元件状态进行检测的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升降气缸固定于所述喷涂下箱体的顶部,所述托板和所述换向夹具均设置于两个所述平板输运线机架之间。
优选的,所述换向夹具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的底部穿过所述托板用于保证所述换向夹具只能竖直升降。
优选的,所述喷涂下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于输送皮带机构,并且安装支架上固定连接有为所述输送皮带机构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固定于所述喷涂下箱体的顶部,所述铝型材机架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送料装置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散热的离子风机。
优选的,所述喷涂下箱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输送皮带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测温仪,所述测温仪和所述报警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鼎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鼎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47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