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轻质强结构铝硕板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4722.3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季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诚硕幕墙装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15/14;B32B9/02;B32B9/04;B32B3/12;B32B7/1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张爽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轻质强 结构 铝硕板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轻质强结构铝硕板及其加工方法,包括铝硕板本体、铝皮A、竹纤板A、蜂窝铝、竹纤板B、铝皮B,铝硕板本体由五层构成,从上至下分别是铝皮A、竹纤板A、蜂窝铝、竹纤板B、铝皮B,蜂窝铝两侧背面采用环保材料粘合剂分别连接竹纤板A与竹纤板B,竹纤板A另一侧背面采用环保材料粘合剂连接铝皮A,竹纤板B另一侧背面采用环保材料粘合剂连接铝皮B,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制备成本低,结构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能够实现防潮防水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防火,能够提高板材整体后期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板幕墙、全铝家居、护墙板技术领域,具体为铝制复合板材。
背景技术
在家庭装修和家具生产制造领域,材料成本占主要支出成本一半以上,如在家庭装修领域,一般采用实木板材或是采用复合模板作为底板或是幕墙材料,木质材料为可再生资源,但是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且后期受潮磨损或是虫蛀等原因消耗量较大,采用全金属结构作为板材的主体结构,一则重量大大增加,导致整体架构重量大大提高,二则是成本的大大增加,在夹具生产领域也有类似的问题,家具则可以选用其他复合板材,但是如何保障强度和使用时关键所在,所以如何有效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制备成本低,结构强度高,耐腐蚀性好,能够实现防潮防水的同时还能够有效防火,能够提高板材整体后期使用安全性的铝制复合板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轻质强结构铝硕板及其加工方法包括铝硕板本体、铝皮A、竹纤板A、蜂窝铝、竹纤板B、铝皮B,铝硕板本体由五层构成,从上至下分别是铝皮A、竹纤板A、蜂窝铝、竹纤板B、铝皮B,蜂窝铝两侧背面采用环保材料粘合剂分别连接竹纤板A与竹纤板B,竹纤板A另一侧背面采用环保材料粘合剂连接铝皮A,竹纤板B另一侧背面采用环保材料粘合剂连接铝皮B。
作为优选,铝皮A一侧背面刷有仿真抗腐蚀涂层。
作为优选,铝皮A厚度设置为0.2-2mm。
作为优选,竹纤板A厚度设置为1-5mm,所述竹纤板A表面设置为磨砂面。
作为优选,蜂窝铝内侧纵向阵列分布有蜂窝铝间隔孔洞。
作为优选,蜂窝铝厚度设置为5-30mm。
作为优选,蜂窝铝间隔孔洞直径设置为1-10mm。
作为优选,蜂窝铝间隔孔洞壁厚设置为0.01-0.05mm。
先在工作台铺设竹纤板A,向竹纤板A一侧背面刷上环保材料粘合剂,再将铝皮A覆盖在涂有环保材料粘合剂的竹纤板A一侧背面,待环保粘合剂硬化之后将竹纤板A翻转,铝皮A一侧翻转向下,再向竹纤板A另一侧刷上环保粘合剂,覆盖上蜂窝铝,再向蜂窝铝另一侧刷上环保粘合剂,覆盖上竹纤板B,再向竹纤板B另一侧刷上环保粘合剂,覆盖上铝皮B,向铝皮B上方放置重物,环保粘合剂硬化后取下,则此时单块新型轻质强结构铝硕板生产加工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为铝制复合板材,相较于传统木质板材结构强度更高,相较于传统铝板成本大大降低,硬度得到实质提高,能够实现防潮防水的同时还可以做到保温隔热,有效解决了传统蜂窝铝板脆、硬度不够的问题。
(2)竹纤板具有防潮防水、保温隔热、低碳环保、防腐耐用,寿命长的优点。
(3)蜂窝铝能够在降低整体重量和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障板材的结构强度,在板材收到挤压变形还可以重新进行熔炼,能够实现资源循环多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竹纤板A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蜂窝铝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诚硕幕墙装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诚硕幕墙装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47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