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4358.0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7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廖敏;高帅;张忠皓;李福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8 | 分类号: | H04W16/28;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扰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检测并降低基站间的交叉时隙内的波束干扰,提高通信效率。该干扰控制方法应用于干扰基站,干扰基站归属于包括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的通信系统;干扰控制方法包括:向被干扰基站发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获取目标干扰波束;目标干扰波束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阈值的波束;接收被干扰基站响应于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发送的第一信令消息;第一信令消息包括目标干扰波束的标识;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波束调整策略,调整目标干扰波束的波束参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Massive MIMO)系统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频谱效率和利用率,并能够满足目前多用户端同时对数据的大量需求的技术方案。由于天线尺寸以及传播条件限制,高频段应用大规模波束赋形技术来补偿路径传播损耗。且出于成本和功耗等考虑,模拟或者混合(模拟+数字)波束赋形是主要的技术手段。
对于使用了数模混合阵列的高频段,可以先根据波束管理方法确定模拟赋形方式,进而调整数控模拟移相器以形成模拟波束。
然而,当应用在不同帧结构的基站的边缘用户所处位置方向接近时,两个基站的发送/接收波束对准时会产生较强的基站间交叉时隙干扰,进而导致通信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检测并降低基站间的交叉时隙内的波束干扰,提高通信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应用于干扰基站,干扰基站归属于包括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的通信系统;干扰控制方法包括:向被干扰基站发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获取目标干扰波束;目标干扰波束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阈值的波束;接收被干扰基站响应于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发送的第一信令消息;第一信令消息包括目标干扰波束的标识;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波束调整策略,调整目标干扰波束的波束参数。
可以看出,本申请中,干扰基站可以在产生干扰时,向被干扰基站发送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获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阈值的目标干扰波束。后续,在接收被干扰基站发送的包括目标干扰波束的第一信令消息后,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波束调整策略,调整目标干扰波束的波束参数。这样一来,干扰基站可以检测并降低基站间的交叉时隙内的波束干扰,提高通信效率。
可选的,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波束调整策略,调整目标干扰波束的波束参数之后,还包括:向被干扰基站发送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以获取目标干扰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接收被干扰基站响应于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发送的第二信令消息;第二信令消息包括目标干扰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若目标干扰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则输出干扰消除提示消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应用于被干扰基站,被干扰基站归属于包括干扰基站和被干扰基站的通信系统;干扰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干扰基站发送的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响应于第一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获取所有干扰波束中,每个干扰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从所有干扰波束中,获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预设阈值的波束,并将获取到的波束确定为目标干扰波束;向干扰基站发送第一信令消息,以使得干扰基站根据预先设定好的波束调整策略,调整目标干扰波束的波束参数;第一信令消息包括目标干扰波束的标识。
可选的,向干扰基站发送第一信令消息之后,还包括:接收干扰基站发送的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响应于第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获取目标干扰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若目标干扰波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则向干扰基站发送第二信令消息,以使得干扰基站输出干扰消除提示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4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通道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盘式微流控检测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