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油环及行星齿轮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94142.4 | 申请日: | 202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23;F16H57/04;F16H5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德国黑措根奥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油环 行星 齿轮 机构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油环及行星齿轮机构。该集油环的凸起部固定于主体部且至少部分地从主体部的外周壁朝向径向外侧凸出,凸起部形成有位于外周壁的径向外侧且朝向排油板的周向两侧开放的开口,凸起部还形成有从开口起延伸到排油板的进油通道。该集油环的排油板固定于主体部且从主体部朝向轴向一侧延伸,并且形成有与进油通道连通的排油通道。这样,在集油环朝向任意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凸起部的开口能够有效收集主体部的外周壁的外表面上的润滑油,由此增大了集油环能够收集的润滑油的油量。利用排油板将润滑油导入到例如销轴轴承等需要润滑的部件,改善了润滑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的润滑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集油环及包括该集油环的行星齿轮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电动汽车等的新能源机动车将驱动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车轮轴承和制动系统等整合在车轮空间内以构成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其中驱动电机能够直接驱动车轮。
图1A示出了一种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如图1A所示,该轮毂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组装在一起的壳体10、驱动电机20、行星齿轮减速器30和输出轴40。驱动电机20、行星齿轮减速器30和输出轴40均收纳安装在壳体10内部的安装空间S中。驱动电机20的扭矩能够经由行星齿轮减速器30传递到输出轴40,再通过输出轴40传递到车轮,从而驱动车辆行进。同时参照图1B和图1C,在具有上述结构的轮毂电机驱动系统中,从该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和功能的持续可靠性方面出发,对行星齿轮减速器30的润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高速负荷状态下对行星齿轮减速器30中的行星轮301与销轴303之间的销轴轴承305的润滑尤为重要。
如图1B和图1C所示,行星齿轮减速器30包括行星轮301、行星轮架302、销轴303、集油环304和销轴轴承305。行星轮30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销轴303上,销轴轴承305位于行星轮301和销轴303之间用于支撑行星轮301在销轴303上转动,行星轮架302与销轴303固定。进一步地,如图1D所示,集油环304包括形成为一体的主体部3041、排油板3042和卡接部3043。主体部3041呈具有弧形边的方形形状,并且形成有朝向径向内侧开放的周向槽。排油板3042和卡接部3043从主体部3041朝向集油环304的轴向一侧延伸出,排油板3042所形成的排油通道与周向槽连通。利用卡接部3043,集油环304固定于行星轮架302,并且集油环304的排油板3042如图1C所示地伸入销轴303的中心孔中,从而通过集油环304的周向槽收集的润滑油能够经由排油板3042被引导到销轴303的中心孔中,再经由销轴303的导油孔被引导到销轴轴承305,以实现对销轴轴承305的润滑。
但是,由于安装空间S的限制以及对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各部件结构紧凑度的要求,集油环304的主体部3041与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其它部件之间的间隙非常小,润滑油很难通过集油环304的主体部3041和轮毂电机驱动系统的其它部件之间的间隙进入到集油环304的周向槽内,从而导致对销轴轴承305的润滑不足,最终影响销轴轴承305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态而做出本申请。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油环,与背景技术中说明的集油环相比其能够收集足够的润滑油,从而改善通过集油环实现的润滑效果。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包括上述集油环的行星齿轮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如下的集油环,包括:
主体部,其具有圆环形状;
第一凸起部和第一排油板,所述第一凸起部固定于所述主体部且至少部分地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壁朝向径向外侧凸出,所述第一凸起部形成有位于所述外周壁的径向外侧且朝向所述第一排油板的周向一侧开放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凸起部还形成有从所述第一开口起延伸到所述第一排油板的第一进油通道,所述第一排油板固定于所述主体部且从所述主体部朝向轴向一侧延伸,所述第一排油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进油通道连通的第一排油通道;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4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