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蘑菇渣联合堆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3683.5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芳;陈林;韩燕来;王祎;李月;任怡祯;司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C05F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梦泽 |
地址: | 450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蘑菇 联合 堆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蘑菇渣联合堆肥的方法,属于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堆肥的堆体中添加低浓度的黄腐酸可以减少恶臭气体的排放。此外,本申请通过添加低浓度黄腐酸可以缩短堆肥发酵的中温阶段,促进堆肥快速升温,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的损失。本发明添加低浓度黄腐酸具备发酵解毒能力,能够减轻高铵态氮浓度对作物萌发的生态毒理学影响,堆肥浸提液具有大幅促进植物发芽率的功效。并且,本发明所采用联合发酵的堆肥方法,优化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堆肥养分的释放,其腐熟堆肥具有较高的氮磷、有机碳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秸秆蘑菇渣联合堆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
秸秆堆肥是利用一系列微生物对作物秸秆等有机物进行矿质化和腐殖化作用的过程。堆制初期以矿质化过程为主,后期则以腐殖化过程占优势。通过堆制可使有机物质的碳氮比变小,有机物质中的养分得到释放,同时可减少堆肥材料中的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的传播。因此,堆肥的腐熟过程,既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再合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无害化处理的过程。这些过程的快慢和方向,受堆肥材料的组成、微生物及其环境条件的影响。
高温堆肥一般经过发热、降温和保肥等阶段。但是在堆肥的过程中常伴有臭气的产生,臭气成为影响堆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秸秆蘑菇渣联合堆肥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减少堆肥过程中恶臭气体的排放。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蘑菇渣联合堆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秸秆、蘑菇渣、尿素和黄腐酸混合,进行堆肥;所述堆肥的堆体中黄腐酸的质量浓度≤120mg/kg。
优选的,所述堆肥的堆体中黄腐酸的质量浓度为80~100mg/kg。
优选的,所述秸秆和蘑菇渣的质量比为(2.5~3):1;所述秸秆和蘑菇渣的总质量和尿素的质量比为100:(1~4)。
优选的,所述秸秆、蘑菇渣和尿素的混合料的碳氮比为(30~38):1。
优选的,所述秸秆、蘑菇渣和尿素的混合料的初始含水量为60%~65%。
优选的,所述堆肥的过程中进行翻堆;所述翻堆的频率为每隔2~4d进行1次。
优选的,所述堆肥的时间为30~40d。
优选的,所述堆肥的堆体的宽度为0.8~1m;所述堆肥的堆体的高度为 0.8~1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获得的肥料在促进作物萌发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作物包括小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蘑菇渣联合堆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秸秆、蘑菇渣、尿素和黄腐酸混合,进行堆肥;所述堆肥的堆体中黄腐酸的质量浓度≤120mg/kg。本发明通过在堆肥的堆体中添加低浓度的黄腐酸可以提高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氮利用效率,减少含氮气体的挥发,同时刺激可同化氨气的微生物的生长,最终减少恶臭气体的排放。此外,本申请通过添加低浓度黄腐酸可以缩短堆肥发酵的中温阶段,促进堆肥快速升温,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的损失。本发明添加低浓度黄腐酸具备发酵解毒能力,能够减轻高铵态氮浓度对作物萌发的生态毒理学影响,堆肥浸提液可大幅促进作物发芽率。
并且,本发明将秸秆、蘑菇渣、尿素和黄腐酸混合进行联合发酵的堆肥方法,能够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堆肥养分的释放,其腐熟堆肥具有较高的氮磷、有机碳含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36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