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93596.X | 申请日: | 2021-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3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方昊;崔益斌;丁程成;陈捷;钱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洪玲 |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流域 污染 控制系统 | ||
1.一种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包括漂浮平台(1)和吸水泵(2),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平台(1)的顶面设有沉淀过滤区,所述沉淀过滤区的外圈位置设有水生植物区(3),所述吸水泵(2)用于将河流内的水体抽取至沉淀过滤区进行沉淀过滤,沉淀过滤后水体流至水生植物区(3)内净化,最后回流至河流内,所述漂浮平台(1)的底面悬挂有生物填料(4),同时设有若干伸缩支撑件,所述伸缩支撑件包括固定座(5),以及设于固定座(5)底部的若干根插杆(6),以及可转动连接于固定座(5)顶部的伸缩杆(7),所述插杆(6)用于插入河流底部,所述伸缩杆(7)用于连接漂浮平台(1);
所述沉淀过滤区由沉淀池(9)和位于沉淀池(9)外部的过滤池(10)组成,所述沉淀池(9)内的水体溢流至过滤池(10)内,所述过滤池(10)的内部设有复合过滤层用于过滤,所述复合过滤层由位于上部的硬质滤层(11)和位于下部的软质滤层(12)组成,过滤池(10)的外侧壁开设有排水口(13);
所述漂浮平台(1)上竖直设有固定管(14),所述固定管(14)内活动设有活动管(15),所述吸水泵(2)安装于活动管(15)的底端并与活动管(15)相连通,固定管(14)的顶部设有滑轮(16),固定管(14)的外部活动设有升降筒(17),所述升降筒(17)通过拉绳(18)绕过滑轮(16)后与活动管(15)连接,升降筒(17)的底端为亲磁材料制成,且开设有通口(19),所述过滤池(10)的底部设有挤压板(20),所述挤压板(20)上连接有传动件(21),所述传动件(21)向上穿过复合过滤层后与沉淀池(9)的池壁竖向滑动连接,所述沉淀池(9)内分别通过竖杆(22)安装有传动轮(23)和密封盖(24),所述传动轮(23)一侧与传动件(21)啮合连接,另一侧与升降筒(17)外壁啮合连接,所述密封盖(24)由磁性材料制成,且密封盖(24)伸入升降筒(17)内并与通口(19)竖直位置对应;
所述吸水泵(2)和活动管(15)对拉绳(18)的拉力大于升降筒(17)自身对拉绳(18)的拉力,升降筒(17)在拉力差作用下逐渐上升,使得通口(19)位置被密封盖(24)阻挡并吸合,此时所述吸水泵(2)吸取的水体由活动管(15)和固定管(14)输送落入升降筒(17)内存储,当升降筒(17)内存储水体高于最大临界量时,升降筒(17)与密封盖(24)脱离并下落,升降筒(17)下落带动传动轮(23)转动,进而带动传动件(21)以及挤压板(20)上升,所述挤压板(20)对上方复合过滤层进行挤压,使软质滤层(12)中留存中的水体向上流动,从而对硬质滤层(11)起到反冲清理作用,升降筒(17)下落过程中通口(19)位置打开,升降筒(17)内的水体排出,当升降筒(17)内存储水体低于最小临界量时,吸水泵(2)和活动管(15)对拉绳(18)的拉力大于升降筒(17)对拉绳(18)的拉力,升降筒(17)减速停止后又被拉动逐渐上升,同时带动挤压板(20)恢复至底部位置,然后重复上述过程,使复合过滤层得到周期性反冲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5)上设有若干个弹性件(8),所述弹性件(8)一端与固定座(5)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7)侧壁连接,用于对伸缩杆(7)进行缓冲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平台(1)呈圆形,所述沉淀池(9)、过滤池(10)和水生植物区(3)在漂浮平台(1)上由内到外呈同心圆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14)的顶端形成有外翻沿(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口(19)和密封盖(24)对应有若干个,所述传动轮(23)和传动件(21)对应有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所述密封盖(24)的竖杆(22)由通口(19)伸入升降筒(17)内,密封盖(24)的尺寸大于通口(19)尺寸,且在密封盖(24)的底面设有密封橡胶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筒(17)下落至最低位置时,升降筒(17)底端高度高于沉淀池(9)内水面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河海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359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流域污染的河流修复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及半导体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