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防盗油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2481.9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健森 |
主分类号: | B60K15/03 | 分类号: | B60K15/03;B60R25/042;B60R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 湖南省邵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防盗 油箱 | ||
本发明涉及油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层防盗油箱,包括内胆、加油口、车载电脑,内胆的外部设有外胆,外胆与内胆之间为密封状态,该油箱为双层结构,外胆与内胆之间设有真空检测器,真空检测器的阈值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车载电脑内设有分析模块,分析模块电连接报警器,分析模块能够接收真空检测器传输的信号并启动报警器,本发明通过外胆与内胆之间的气压改变来判断外胆是否损坏,从而通过真空检测器将信号传输给车载电脑内的分析模块进行判断;若盗贼将外胆钻开,空气就会瞬间进入外胆与内胆之间,真空检测器周围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平衡,分析模块就会打开报警器使其报警,有效的达到了防盗油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防盗油箱。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车辆或大型设备的油箱上都设有加油口,加油口上有盖子可以拧紧。正常操作时,拧下油箱盖就可以向油箱内加油。同时亦可从油箱中将油吸出。在各种报道中经常会看到大型货运汽车在停放在服务区过夜时遭遇小偷偷油,醒来发现油箱已被吸空,造成车主经济损失不说,还影响正常工作。目前是通过对油箱盖进行改进,使盗贼无法撬开油箱盖,但是油箱壁薄,设计一体,只要钻一个孔,就能把整箱油偷走,而且还会造成油箱的损坏,使车辆无法正常行驶,这样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大货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燃油被偷盗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防盗油箱,具备防盗油且维护成本低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防盗油箱,包括内胆、加油口、车载电脑,内胆的外部设有外胆,外胆与内胆之间为密封状态,外胆与内胆之间间隔有一厘米,该油箱为双层结构,外胆与内胆之间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外胆与内胆之间设有真空检测器,真空检测器安装在外胆的内表面内胆的下方,真空检测器能够检测外胆与内胆之间的压力,真空检测器的阈值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车载电脑内设有分析模块,分析模块电连接报警器,分析模块能够接收真空检测器传输的信号并启动报警器。
优选的,内胆上方加油口与外胆之间设有橡胶环,橡胶环的外环与外胆固定安装,橡胶环的内环活动套接在加油口的外表面,加油口能够在橡胶环的内环上下移动并且具有密闭性,外胆与内胆之间设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内胆的底部,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内胆的重量,重力传感器达到阈值后会将数据传送至车载电脑内的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接收到重力传感器的信号后会打开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重力传感器的阈值设定为内胆的总重量在10秒内减少840克。
优选的,所述外胆与内胆之间设有若干个缓冲球,缓冲球活动卡接在外胆与内胆两侧之间,缓冲球分别与内胆和外胆两侧接触,缓冲球为中空具有弹性。
优选的,所述分析模块的内部可插电话卡,信号能够远程发送至车主的手机上。
优选的,所述内胆为铝合金制作,外胆为硬塑料制作。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外胆与内胆之间的气压改变来判断外胆是否损坏,从而通过真空检测器将信号传输给车载电脑内的分析模块进行判断;若盗贼将外胆钻开,空气就会瞬间进入外胆与内胆之间,真空检测器周围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平衡,分析模块就会打开报警器使其报警,有效的达到了防盗油的目的。
2、本发明通过重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内胆的总重量,当盗贼撬开油箱盖偷油时,油箱内油液减少内胆的重量就会随之减小,当达到重力传感器的阈值时,重力传感器会将信号传输给车载电脑内的分析模块,分析模块就能够自动打开报警器,从而使报警器报警,以提醒驾驶员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双层的设计,当盗油贼钻开外胆时,报警器就会提醒驾驶员,从而保护了内胆不被破坏,在保护油不被盗的同时又能够保证车辆能够继续行驶,并且外胆为塑料制成,因此更换成本也不高,大大减少了车主的损失。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健森,未经李健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2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