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区用水调度用水量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90333.3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付杰;石海波;毕刚刚;蔡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鑫索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正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8 | 代理人: | 熊远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区 调度 用水量 监测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灌区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灌区用水调度用水量监测系统,包括总控设备,所述总控设备通过信号传输装置与次控设备信号连接,所述次控设备通过信号传输线与空气湿度监测设备、降水量采集设备以及土壤含水量采集设备信号连接,所述总控设备通过信号传输设备与水库水量监测设备信号连接,所述水库水量监测设备与水库水量报警设备信号连接。该灌区用水调度用水量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通过空气湿度监测设备、降水量采集设备以及土壤含水量采集设备对该区域的空气湿度、降水量以及土壤含水量进行实时监控,该区域的空气湿度能够充分的展示该区域空气中的含水量,降水量的监控能够对该区域受到雨水的影响有足够的判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灌区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灌区用水调度用水量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灌区是指有可靠水源和引、输、配水渠道系统和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面积,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灌区是一个半人工的生态系统,它是依靠自然环境提供的光、热以及土壤资源,加上人为选择的作物和安排的作物种植比例等人工调控手段而组成的一个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质的开放式生态系统。
我国目前灌区设备大部分为常规设备(控制操作也是常规的手动方式为主),信息化程度低,历年来虽进行过技术改造,但采用技术手段落后,部分设备老化、淘汰,不能满足灌区自动控制以及安全运行要求,无法实现灌区安全生产和运行监视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维护,管理效率低下,故此提出一种灌区用水调度用水量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区用水调度用水量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具备管理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灌区用水调度用水量监测系统,包括总控设备,所述总控设备通过信号传输装置与次控设备信号连接,所述次控设备通过信号传输线与空气湿度监测设备、降水量采集设备以及土壤含水量采集设备信号连接,所述总控设备通过信号传输设备与水库水量监测设备信号连接,所述水库水量监测设备与水库水量报警设备信号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灌区用水调度用水量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通过空气湿度监测设备、降水量采集设备以及土壤含水量采集设备对该区域的空气湿度、降水量以及土壤含水量进行实时监控,该区域的空气湿度能够充分的展示该区域空气中的含水量,降水量的监控能够对该区域受到雨水的影响有足够的判断,且通过土壤含水量的数据采集对该区域的含水多少能够直观了解,通过对三者信息的对比从而能够多方位的了解到该区域环境中水量的改变,通过总控设备对天气预报的降水量、实际降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及空气湿润度等数据进行整理了,从而得到降水量分布图以及含水量分布图,通过对灌溉后七十二小时土壤含水量降低曲线等数据转化为图表的方式进行对比,有效的掌握该灌区土壤的水分流失变化以及含水量变化等重要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读取从而得知该灌区的综合情况,使得管理效率升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总控设备包括信息展示模块、灌区工情及巡检管理模块、水情信息处理模块、预警处理模块以及系统帮助模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总控设备起到了总体控制的作用,对灌区信息的收集处理后,通过总控设备对灌区设备进行操作。
进一步,所述信息展示模块能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展示,其中实时水情数据、实时雨情数据、地方天气预报以及气象卫星星云图进行展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信息展示模块起到了信息展示的作用,通过将天象资料和灌区实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后展示,便于使用者直观的了解的具体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鑫索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鑫索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0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