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拟合多任务推理网络的多行人识别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90135.7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7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管洪清;徐亮;王伟;孙浩云;张元杰;张庆涛;孙江涛;郝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K9/62;G06N3/04;G06N3/08;G06N5/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 地址: | 266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拟合 任务 推理 网络 行人 识别 方法 系统 | ||
1.基于动态拟合多任务推理网络的多行人识别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获取待识别的视频流,对待识别的视频帧进行解码生成待识别的视频帧序列;
将待识别的视频帧序列,输入到训练后的动态拟合多任务推理神经网络,得到行人检测结果、行人属性识别结果和行人的重识别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拟合多任务推理网络的多行人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动态拟合多任务推理神经网络,包括:
特征提取层,所述特征提取层的输入端用于输入待识别的视频帧序列;
所述特征提取层的输出端分别与行人检测分支的输入端、行人属性识别分支的输入端和行人重识别分支的输入端连接;
行人检测分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行人检测结果;
行人属性识别分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行人属性识别结果;
行人重识别分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行人重识别结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拟合多任务推理网络的多行人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行人检测分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域生成网络RPN层和第一感兴趣区域ROI Align层;其中,第一区域生成网络RPN层与特征提取层连接;第一感兴趣区域ROIAlign层分别与第一特征分类层和第一边框回归层连接;
所述行人检测分支,工作原理包括:
经过第一RPN层提取候选框,经过第一ROI Align层进行特征对齐,最后在第一特征分类层实现行人的检测,在第一边框回归层实现行人的识别;识别类别包括:步行行人、骑行行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拟合多任务推理网络的多行人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行人属性识别分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特征再提取模块、第二区域生成网络RPN层和第二ROI Align层;其中,第一特征再提取模块与特征提取层连接;第一特征再提取模块与第二ROIAlign层连接,第二ROIAlign层分别与第二特征分类层和第二边框回归层连接;
所述行人属性识别分支,工作原理包括:
采用第一特征再提取模块提取行人属性特征,经过第二RPN层提取候选框,经过第二ROIAlign层进行特征对齐,最后在第二特征分类层和第二边框回归层实现行人属性的识别。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拟合多任务推理网络的多行人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行人重识别分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特征再提取模块和归一化层;其中,第二特征再提取模块与特征提取层连接;归一化模块与度量学习层连接;其中,度量学习层,其被配置为,计算特征之间的距离,以衡量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
所述行人重识别分支,工作原理包括:
采用第二特征再提取模块提取行人之间的相似度特征;
采用归一化层对行人之间的相似度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
最后通过度量学习计算特征之间的距离,完成行人重识别的任务。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态拟合多任务推理网络的多行人识别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特征再提取模块,其工作原理包括:
首先对特征提取层所提取出来的特征图进行特征切割,生成区域特征队列;特征切割原则:按照候选框对应到特征图上的位置进行切割;
以队列尺寸的最大长和最大宽为基准,以最大特征图为基准,对其他特征图进行补0对齐;
对齐后的区域特征队列,经过四次的卷积和池化操作计算得到再提取特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文达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01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船闸的船舶尾气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分辨率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