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90078.2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詹红;李明;荀晗;刘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道 组合式 单边 体系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种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体系结构包括组合式拼装模板、吊钩节点组件、预埋组件以及支架组件;所述的组合式拼装模板包括面板,面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竖肋及若干个横肋,竖肋与横肋之间相互连接固定;所述的吊钩节点组件设置在面板的顶部;所述的支架组件包括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支架外框以及连接在支架外框内部的若干个横拉杆与若干个斜撑杆,组合式拼装模板与支架外框的一条直角边连接,支架外框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可调节支撑固定在底板混凝土上;所述的预埋组件由支架外框的直角顶点处斜向下与底板混凝土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常规胶合木模板易发生胀模、漏浆等问题,提高了模板周转利用率,避免了材料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下穿地道项目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我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向着高和深两个方向发展,即高层、超高层建筑和大规模地下空间类建筑。但由于城市主要交通方式逐渐由地面交通转换为地下交通,而现有地下隧道、通道等复杂情况下进行地下工程施工,将会面临以下问题:
①周边地形环境极为复杂,地下空间侧墙超厚且离支护结构或地下交通围护结构较近,地下空间侧墙无法采用常规双边支模的方式组织施工;②一般地下空间类项目设计层高为5m以上,常规胶合木模板较难满足剪力墙浇筑的侧压力,模板易发生胀模、漏浆、甚至坍塌等问题。③采用常规模板支模方式施工,模板回收重复利用率低,浪费施工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针对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地下空间侧墙无法采用常规双边支模的方式组织施工、常规胶合木模板较难满足剪力墙浇筑的侧压力,模板易发生胀模、漏浆、甚至坍塌,以及常规组合模板回收重复利用率低、浪费施工材料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包括组合式拼装模板、吊钩节点组件、预埋组件以及支架组件;
所述的组合式拼装模板包括面板,面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竖肋及若干个横肋,竖肋与横肋之间相互连接固定;所述的吊钩节点组件设置在面板的顶部;所述的支架组件包括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支架外框以及连接在支架外框内部的若干个横拉杆与若干个斜撑杆,组合式拼装模板与支架外框的一条直角边连接,支架外框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可调节支撑固定在底板混凝土上;所述的预埋组件由支架外框的直角顶点处斜向下与底板混凝土连接。
作为本发明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面板采用竹胶板,竖肋采用木工字梁,横肋采用双槽钢;竖肋与面板采用钉子连接,竖肋与横肋之间采用连接螺栓连接固定。
作为本发明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预埋组件包括地脚螺栓、固定螺母和压梁,支架外框的直角顶点处加工倒角,地脚螺栓穿过倒角斜插入底板混凝土,通过压梁和固定螺母将其尾部固定。
作为本发明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地脚螺栓与水平面之间呈45°夹角,支架外框在面板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且每一个支架外框上的地脚螺栓通过拉通线保证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作为本发明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地脚螺栓采用精轧螺纹钢加工而成。
作为本发明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外框的顶部支撑设置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护栏。
作为本发明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吊钩节点组件包括吊钩和吊钩垫板,吊钩通过吊钩垫板与竖肋的顶部采用螺栓连接,将若干个吊钩在面板的顶部对称设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下穿地道钢木组合式单边支模体系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00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