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90035.4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鲁金涛;黄锦阳;张醒兴;严靖博;党莹樱;杨珍;周永莉;袁勇;谷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57 | 分类号: | B65G47/57;B65G13/07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 地址: | 10003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区、放料区、钢管输送线、用于抓取钢管输送线上的钢管并带动至放料区上的若干托料换线装置以及用于将放料区上的钢管传输至下料区上的降料装置,该装置能够提高钢管的传输效率,且操作人员的劳作强度较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在制造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焊管、冷拔或热挤的工艺,考虑到生产效率和工艺成本,一般都采用大批量制造,且制造的单根钢管都比较长,如,电力、石化行业用的钢管长度都在10米以上。在后续加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又需要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多种加工工序,这些工序也一般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所以,为了使钢管能够快速地进入加工工序,就非常需要一种与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生产线相配套的管道自动下料装置,并且能提高输送效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工人的劳作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钢管自动下料装置,该装置能够提高钢管的传输效率,且操作人员的劳作强度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钢管自动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区、放料区、钢管输送线、用于抓取钢管输送线上的钢管并带动至放料区上的若干托料换线装置以及用于将放料区上的钢管传输至下料区上的降料装置。
所述滚动输送装置包括传动链条、驱动电机及若干滚筒,其中,各滚筒位于放料区的上表面,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链条与各滚筒相连接。
各托料换线装置与钢管输送线中的滚动支撑架交错分布。
托料换线装置包括中心块以及用于中心块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中心块上设置有若干钩爪。
钩爪的数目为四个。
各钩爪沿周向均匀分布。
放料区的表面沿钢管移动方向向下倾斜分布。
下料区的上表面水平分布。
还包括用于支撑下料区及放料区的机架。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钢管自动下料装置在具体操作时,采用自动传输的方式以提高钢管的传输效率,继而降低操作人员的劳作强度,具体的,在工作时,只需将钢管放置于钢管输送线上,通过托料换线装置抓取钢管输送线上的钢管,再输送至放料区上,然后经放料区上的滚动输送装置输送至下料区,以实现钢管的自动传输,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大长度钢管的下料,可与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生产线相配套使用,无需人工操作,通过集成式程序控制完成自动化生产,能够大幅提升钢管传输的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减少操作工人的劳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为下料区、12为放料区、121为滚筒、122为传动链条、13为托料换线装置、14为机架、15为钢管、16为钢管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的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下料区11、机架14、位于下料区11上方的放料区12、用于带动钢管15移动的降料装置;其中,降料装置包括滚动输送装置及若干托料换线装置13,其中,所述滚动输送装置包括传动链条122、驱动电机及若干滚筒121,其中,各滚筒121位于放料区12上,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链条122与各滚筒121相连接,各托料换线装置13与钢管输送线16中的滚动支撑架交错分布,在工作时,钢管输送线16上的钢管15经托料换线装置13带动至放料区12上的滚筒121上,再经放料区12上的滚筒121带动至下料区11上。
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00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