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壳山核桃拉枝套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89781.1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1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飞;王敬波;汪本龙;张振;张经发;储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坚果派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陈赛飞 |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核桃 套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拉枝套装,属于农林种植设备领域。一种薄壳山核桃拉枝套装,包括环箍,所述环箍作为基体,被用于套在树干上,起到固定其他部件的作用;还包括柔性连接器,所述柔性连接器的一端连接在环箍上;钩,所述钩与柔性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钩作为直接套拉枝条的结构被用于挂在枝条上。采用绳索连接树干位置的环箍和树枝位置的钩,大大节省了现有技术中连接环箍和钩所使用的伸缩杆的量,节省了物料成本。采用绳索连接钩的方式,能够发挥绳索可柔性变形的优点,在枝杈较多的树中,众多绳索可以相互缠绕,实现更密集,更多角度的拉枝。采用片型钩结构能够提高与枝杈接触面积,避免压伤枝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林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拉枝套装。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是来源美国和墨西哥北部的高大乔木,树高可达到50-60米。小苗一般需要3-5年才能挂果。结果前生长迅速,基本只进行营养生长,且顶端优势明显。如果要实现早产和主干分层树型塑造,必须要进行人为干预,拉枝是现今常用的一种方法。目前在薄壳山核桃果园,对枝条主要采用草绳、布袋等系在树枝上,然后绑缚在木棍或竹片等物体上,或绑在树上,或钉在地上。对于2米以上的枝条要么站梯子,要么用勾子拉下来,工作效率低下,高位作业也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的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粗枝条进行拉枝,设备结构复杂。比如对枝条和树干连接用的是可伸缩的连杆结构或钢丝绳,整套设备的成本相对较高,且对于直立枝条或生长角度较小的枝条较多时(最多可能7-8条枝干需要拉枝)操作过程更加复杂且增加成本。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20613674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果树粗枝拉枝器。其技术方案为:将带有锯齿的n型主体插入树干上,限位块的一端套装上钢丝套并连接钢丝绳,将限位块放置到n型主体的限位孔内。其次在树枝上先放置塑胶材质裹片,将钢丝绳另一端通过自锁的方式扣在塑胶材质上。该方案的n型主体上的锯齿长时间使用会对幼树薄壳山核桃的树皮造成损伤,且钢丝绳的使用对于同时进行超过万棵树的拉枝作业来说成本很大,也造成极大的材料浪费,不切实际。
又如公开号为CN20999501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果树拉枝器。其技术方案为:树体外侧对称卡有紧固套环,所述套环一侧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接,且紧固套环另一侧通过扣环皮带扣接,所述紧固套环内侧对称开设有配合槽,且配合槽内设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两侧对称固定有滑块,此果树拉枝器通过扣环皮带将装置固定在树体外侧,通过基杆与延长杆的相对拉伸,再配合定位销钉的定位,实现钩拉长度的调节固定。该方案存在的问题:一是零部件多,结构复杂,二是连杆为不锈钢材质,即使使用普通碳钢,对于大种植量的果园,其材料成本也过高,三是对于同株多枝条同时拉枝的使用不便,连杆之间会产生干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薄壳山核桃拉枝套装,包括环箍,所述环箍作为基体,被用于套在树干上,起到固定其他部件的作用;还包括柔性连接器,所述柔性连接器的一端连接在环箍上;
钩,所述钩与柔性连接器的另一端连接,钩作为直接套拉枝条的结构被用于挂在枝条上。
优选地,所述环箍由若干节状结构首尾接合围成。
优选地,所述节状结构的首、尾端分别设置形状相互适配的榫、卯结构。
优选地,所述环箍的至少一段为松紧可调结构。
优选地,所述松紧可调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纽扣与扣眼,并通过不同位置的纽扣与扣眼的接合实现环箍整体长度和束缚松紧的调整。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器为绳索,所述节状结构上设有用于连接绳索的一号孔。
优选地,所述钩为片状结构,整体弯曲呈钩状,钩尾部设有用于连接柔性连接器的二号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举升杆,包括杆套,杆套上端形成U型卡扣槽,所述卡扣槽内侧面上开设与钩尾部形状适配的内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坚果派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坚果派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9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励磁系统控制程序的更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表程序自动烧录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