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液挤压式发电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9772.2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8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毛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梓涵锐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6 | 分类号: | H02K35/06;H02K44/08 |
代理公司: | 太原达引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0 | 代理人: | 朱世婷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发电 模块 | ||
本发明为一种磁液挤压式发电模块,属于微型发电领域;提出一种适合日常生活、伴随人类活动自主发电的磁液挤压式微小发电结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液挤压式发电模块,包括:基体和发电单元,所述基体上固定有若干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包括:永磁块、发电线圈和磁液,所述永磁块和磁液之间的磁感线穿过发电线圈,所述磁液设置于形状可变的空间内,且磁液跟随空间形状变换时,所述发电线圈的磁通量跟随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磁液挤压式发电模块,属于微型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设备采用微型电池提供电力,部分设备会配备自发电模块,例如:太阳能发电板、动能采集发电以及摩擦发电等。
但是,太阳能发电板受光照影响较大,且后期维护较为困难。摩擦发电实际为静电收集和利用,目前技术不够成熟。
动能采集发电主要有微型发电机和压电陶瓷结构,微型发电机需要提供持续转动量,对使用场合造成限制。而压电陶瓷对力量大小有着限制,对于长时间持续的微小力量其发电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适合日常生活、伴随人类活动自主发电的磁液挤压式微小发电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磁液挤压式发电模块,包括:基体和发电单元,所述基体上固定有若干发电单元;
所述发电单元包括:永磁块、发电线圈和磁液,所述永磁块和磁液之间的磁感线穿过发电线圈,所述磁液设置于形状可变的空间内,且磁液跟随空间形状变换时,所述发电线圈的磁通量跟随变化。
所述发电单元还包括磁液储存囊,所述磁液储存囊内填充磁液,所述磁液储存囊具有受外力挤压后弯曲造成内部空间形状变化趋势。
所述基体上还固定有若干导电线路,若干发电单元与其对应的导电线路电气连接,若干导电线路与电池连接,若干发电单元通过若干导电线路与电池组成闭合的充电回路。
所述发电线圈固定设置于永磁块和磁液之间。
所述磁液固定设置于永磁块和发电线圈之间。
若干所述发电单元在发电线圈轴线方向上叠加。
所述发电线圈固定于磁液储存囊内。
所述磁液储存囊为半球状结构,且所述发电线圈在某一平面内投影为密闭环形结构,所述密闭环形结构面积为S,所述磁液储存囊在上述平面内最大投影面积S1,所述磁液储存囊在上述平面内最小投影面积S2,所述S2SS1。
所述平面与发电线圈轴线垂直。
所述基体为纤维编织物、橡胶、塑料布、塑料膜和无纺布。
所述永磁块为薄片颗粒状钕磁铁。
所述发电线圈为一根漆包线缠绕多个线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采用挤压作用力造成磁液形状变化,进而形成磁液在平面上投影面积大小在S两侧变化,形成发电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进而实现发电目的。该发电模式适合人类日常活动,例如:穿着随着人体形状变化形成对磁液挤压、日常小型电器在使用过程形成对磁液挤压,即可实现微小力量的收集和能量转化,具有发电效率高、日常使用便捷的优点。
二、本发明采用磁液储存囊易受外力干扰形成形状变化,利于对磁液进行挤压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梓涵锐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梓涵锐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9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