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输送和回收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7495.1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兵;郭高阳;许贤春;陈娟;杨立;胡金鹏;王舒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输送 回收 介入 心脏 封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输送和回收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所述介入心脏封堵装置依次包括上盘体、腰部及下盘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压握或释放所述上盘体、腰部和下盘体中至少一个部分的控制丝。本发明通过控制丝对封堵器施加径向力控制封堵器的压握状态,具有输送方便,可控释放和回收便捷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便输送和回收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属于外科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介入封堵器的手术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介入封堵器的压握是通过鞘管对封堵器施加径向力从而将封堵器装载在鞘管中,这样存在两个问题,对鞘管的力学性能和硬度要求较高,增加鞘管尺寸和柔韧性欠佳,此外,封堵器与鞘管之间的压力较大,增加了摩擦力,使封堵器输送困难。
2.现有的介入封堵器通过鞘管控制封堵器释放,封堵器的释放顺序只能是从远端至近端,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调整封堵器的释放顺序。尤其对于卵圆孔封堵器,为防止右心房向左心房分流,需要先释放近端的盘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封堵器输送时摩擦力大,输送时只能整体压握或释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便输送和回收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所述介入心脏封堵装置依次包括上盘体、腰部及下盘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压握或释放所述上盘体、腰部和下盘体中至少一个部分的控制丝。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丝从多个方向径向穿过上盘体、腰部和下盘体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且控制丝的端部从该部分的下侧圆心露出。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丝穿过上盘体、腰部和下盘体中的至少一个部分的圆周,且控制丝的端部从该部分的外缘露出。
优选地,所述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外套有橡胶圈,橡胶圈的外缘均匀分布有控制丝。
优选地,所述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使用时,收缩所述的控制丝对该介入心脏封堵装置施加径向力从而使其变为压握状态;去除所施加的径向力,则该介入心脏封堵装置变为释放状态。
更优选地,所述控制丝去除径向力的方法为控制丝的端部或控制丝。
更优选地,穿过上盘体、腰部、下盘体的控制丝为相互独立的丝材,释放顺序为上盘体、腰部和下盘体。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丝为直径小于0.2mm的聚丙烯丝材、聚四氟乙烯丝材、聚乳酸丝材或聚对二环己酮丝材。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丝的表面设有抗凝血或润滑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使用控制丝对封堵器施加径向力,一方面可以减小封堵器因为形状恢复效应所造成的对鞘管的压力,从而降低鞘管与封堵器之间的摩擦力,更加有利于封堵器的推送释放,减少封堵器因为摩檫力引起的变形,还可以方便封堵器的回收再释放。另一方面控制丝施加的径向力可以减小封堵器的径向尺寸,从而可以使用更小的鞘管,从而增加通过能力。本发明中的一些技术方案可以任意调整封堵器组成部分的释放顺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压握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提供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2提供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压握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提供的介入心脏封堵装置的主视图;
图8为橡胶圈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大学;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7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