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87156.3 | 申请日: | 2021-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1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靖;林章凛;陈博;杨晓锋;王小艳;张媛;郭元亨;安泰;周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70;C12N1/21;C12P19/02;C12P19/24;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德强 |
| 地址: | 5106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洛酮糖 差向异构 活性 聚集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包含: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和自聚集短肽;所述自聚集短肽为口蹄疫病毒衣壳蛋白VP1、人β-淀粉样蛋白Aβ42、麦芽糖结合蛋白MalE、麦芽糖结合蛋白突变体MalE31、纤维素结合域、类弹性蛋白多肽、ELK16(SEQ IDNO.2)、L6KD(SEQ ID NO.3)、18A(SEQ ID NO.4)和R18A(SEQ ID NO.5)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聚集短肽为ELK16和L6KD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还包含连接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肽位于所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和所述自聚集短肽之间。
5.编码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的核酸分子。
6.一种重组载体,包含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分子。
7.一种工程菌,包含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载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菌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菌,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程菌为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的制备方法,采用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菌发酵得到。
11.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在制备D-阿洛酮糖中的应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活性聚集体与果糖混合,反应,得到D-阿洛酮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715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具有改变单体轮廓的热处理制品以及控制该制品中(-)-表儿茶酸和(+)-儿茶酸的差向异构作用的方法
- 塔格糖的生产方法、大肠杆菌及己酮糖C4-差向异构酶突变体
- 包含来源于嗜热菌的糖-差向异构酶的非磷酸己糖的差向异构化用组合物
- 维生素D差向异构体的测定法
- 一种热稳定性得到改善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一种催化活性得到提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 一种他克莫司8‑差向异构体的提纯方法
- 一种新型热稳定果糖-6-磷酸盐-3-差向异构酶和使用其生产阿洛糖的方法
- 包含来源于嗜热菌的糖-差向异构酶的非磷酸己糖的差向异构化用组合物
-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编码基因、载体、重组细胞以及它们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