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保湿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86960.X 申请日: 2021-08-26
公开(公告)号: CN113520955B 公开(公告)日: 2022-02-22
发明(设计)人: 聂艳峰;裴运林;旷小珊;郭朝万;王娟;蒲艳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9789 分类号: A61K8/9789;A61K8/9711;A61K8/67;A61K8/60;A61K8/35;A61K8/23;A61Q19/02;A61Q19/00
代理公司: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代理人: 边人洲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保湿 组合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美白保湿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美白保湿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保湿剂8‑12份、增稠剂4‑8份、抗氧化剂0.2‑1份和皮肤调理剂5‑9份,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尿囊素、泛醌、烟酰胺、二葡糖基棓酸、光果甘草根提取物、裙带菜提取物、α‑熊果苷、神经酰胺NP、神经酰胺EOP、神经酰胺AP、积雪草提取物、虎杖根提取物、黄芩根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或迷迭香叶提取物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本发明提供的美白保湿组合物温和无刺激,保湿效果好,并且能够有效祛除黑色素,提亮肌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美白保湿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保湿效果好的美白保湿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黑色素(Melanin)主要由人体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产生,它能减小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黑色素的含量及分布决定了皮肤的颜色。然而,黑色素在基底层的异常蓄积会造成色素沉着过度引起黑斑病、雀斑、老年斑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皮肤干燥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经常遇到的问题。皮肤干燥的原因包括:(1)人体自身的生理需求,消耗人体中的水分;(2)空气湿度低,周围环境干燥引起皮肤水分的流失;(3)皮肤角质层功能缺失,水分流失严重,表皮层与真皮层之间水通道不畅,补充慢。

人体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约占15-30%,如果角质层变薄,屏障功能就会降低;如果水通道不畅通,则导致真皮层的水分无法及时传递到角质层。如果角质层屏障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引起皮肤干燥、发痒、容易过敏、皮肤容易老化、易起皱纹等问题。

CN107362090B公开了一种能产生珠光的长效保湿的水类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能产生珠光的长效保湿的水类化妆品以总重量计,包含以下组分:大豆磷脂脂质体1.0-8.0%,猴面包树籽提取物1.0-8.0%和水。该发明的水类化妆品还可以包含多元醇、甘油聚醚-26、芦芭胶油以及增稠剂等组分。该发明将大豆磷脂脂质体和猴面包树籽提取物应用到水类化妆品,不仅有优良的长效保湿性能,使用肤感清爽不黏腻,还能形成独特的珠光晶体外观,柔和皮肤。

CN104940047B公开了一种补水保湿的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采用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补水保湿组分:大分子透明质酸钠0.02-0.10%,阿尔卑斯冰川水1.00-4.00%,赤藓糖醇1.00-4.005,水通道蛋白1.00-3.00%。该发明中用大分子透明质酸钠形成保护膜,起到屏障作用的效果;阿尔卑斯冰川水和赤藓糖醇到达目标区域后,源源不断地补充水分;水通道蛋白起到运输作用,提高补水功效;三步骤形成前后互补,相辅相承的作用,更有效地起到补水保湿作用。该发明产品不会对使用者产生过敏、刺激等现象,使用安全;本产品在补水保湿的功效上有显著的效果。

由于黑色素沉积以及皮肤干燥均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补水保湿,又能减少皮肤黑色素的化妆品,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美白保湿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提供一种保湿效果好的美白保湿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美白保湿组合物温和无刺激,保湿效果好,并且能够有效祛除黑色素,提亮肌肤。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美白保湿组合物,所述美白保湿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保湿剂8-12份、增稠剂4-8份、抗氧化剂0.2-1份和皮肤调理剂5-9份。

所述皮肤调理剂包括尿囊素、泛醌、烟酰胺、二葡糖基棓酸、光果甘草根提取物、裙带菜提取物、α-熊果苷、神经酰胺NP、神经酰胺EOP、神经酰胺AP、积雪草提取物、虎杖根提取物、黄芩根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或迷迭香叶提取物中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尿囊素和泛醌的组合、泛醌和烟酰胺的组合或泛醌和二葡糖基棓酸的组合等,但不限于以上所列举的组合,上述组合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组合同样适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9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